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过年回不了家,如何应对不良情绪?
首页> 中医头条 > 正文

过年回不了家,如何应对不良情绪?

来源:光明网中医频道2021-02-04 13:16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本期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康复科 邢佳

  近期,多地鼓励外来人员就地过春节,尽量不返乡。在多变的疫情形势下,春节不能回家可能会使人产生一些情绪,如焦虑、失落、孤独、愤怒等。那么,面对不能回家的春节,我们该如何面对呢?

  察觉自己的情绪,找到应对的方法。

  1. 失落感

  春节是一个相聚的传统节日,当我们无法与家人团聚时,可能会感到失落。同时这种失落也提醒我们,要更加珍惜与家人的团聚的时间,在春节之外也可以寻找机会与家人相聚。此外,可以通过网络通讯等方式与家人联系,用视频聊天或会议软件等形式“千里共婵娟”,还可以给家人写一封家书,记下此刻期盼团聚的心情,下次回家带给家人,把遗憾变成另一种美好。

  2. 孤独感   

  不能回家过春节,一个人在异乡容易产生孤独,难有归属感。在疫情的特殊时期,我们选择不回乡过年,是为了防止疫情传播,这种克制与防备是出于对家人和家乡的爱,为了保护他们。由于疫情原因,肯定有不少同学、同事和好友一样无法回家过年,可以约两三好友一起过年,也是一份特殊的经历。

  3. 愤怒和焦虑

  疫情的反复和不能回家过年的事实可能会让一些人感到愤怒和焦虑,此时当我们察觉到自己的情绪时,可以选择适当运动。科学研究发现,运动可以通过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促进调节焦虑或压力相关脑区的功能、升高大脑活性物质水平(如多巴胺等)、抗炎症作用、降低个体对焦虑的敏感性等方面改善焦虑抑郁。运动可以改善情绪,适度的运动,能够将自己从无休止的思虑与担心中解脱出来,让自己更有能量。

  在察觉到自己的焦虑和愤怒情绪时,还可以使用深呼吸的方法——即腹式呼吸,也叫“正念呼吸”,保持站立、端坐或平卧的姿势,进行缓慢深长的腹式呼吸,察觉自己的每一次呼吸,将注意力进行转移,专注自身,让情绪稳定下来,多做正念呼吸有助于保持情绪稳定,提高专注力。

  4. 失眠

  春节假期长,突然放松,容易作息不规律,一些情绪也可能导致失眠。春节假期是个“小长假”,长期紧绷的精神很容易一下子松懈下来,随性而为,作息没有规律。不过作息的突然紊乱对睡眠不利,而且摧毁容易,建立很难,在假期结束时作息无法回到轨道,造成工作和学习质量的下降,适度的放松才是最好的休息。

  避免在床上的“非睡眠时间”。假期无需早起工作学习,很容易在床上躺很久,导致睡眠不规律。通过避免在床上度过“非睡眠时间”,有意识地建立床和睡眠之间的联系,使“作”与“息”有明确的界限,有效规律睡眠,进而增强体质。

  避免睡前进食兴奋性的饮食,如茶、咖啡、奶茶等,许多茶饮料含咖啡因,容易使神经兴奋,造成失眠。睡前6h内应避免进食相关饮食,避免“食源性”失眠。此外,春节饮酒的风气较浓,饮酒助眠也不可取,饮酒不但不能助眠,甚至能引起酒精中毒,长期饮酒易形成酒精依赖,造成多种脏器损害。

  疫情是全球人民共同的敌人,当我们多关注疫情相关的新闻,就能意识到自己是全球命运共同体的一员,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有价值的,国家在抗疫中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在疫情较为紧张的地区,医务人员的辛苦大家都有目共睹,当我们意识到在为疫情做出贡献时,会很大程度上提高个人成就感,用升华的方式对抗孤独感和不能回家产生的焦虑抑郁情绪。我们选择不回家过年,也是给家乡和家人送去了安全与保障。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过年回不了家,吾心安处就是家。(整理/光明网记者 武玥彤)

[ 责编:张蕃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乌鲁木齐:老巷道提升改造成打卡新地标

  • 山东青岛:盘活闲置土地 助力乡村振兴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日前,位于浙江杭州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的核心设备正式启用。
2025-10-11 09:44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与国际合作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发表论文指出,海洋硫酸盐浓度的变化能够改变甲烷的消耗方式。
2025-10-11 09:43
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在小说《诗云》中曾描写过“微型白洞”,让很多人浮想联翩。有趣的是,白洞和黑洞在数学上是同一个“解”——它们的质量、角动量、电荷都相同,唯一的区别是时间反了过来。
2025-10-11 09:40
“金钉子”是定义和区别全球不同年代所形成的地层的“锚点”,用来划分全球地质年代界线。
2025-10-11 09:38
植物生长不仅依赖阳光雨露,更与土壤中“看不见的世界”密不可分——这里生活着大量微生物,它们附着在根系上,帮助植物吸收养分、抵抗逆境。
2025-10-11 09:32
5年来,坚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由2020年的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10位。
2025-10-10 10:16
在人工智能(AI)与神经科学的强强联合下,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与艾伦研究所团队联合开发出一种名为CellTransformer的AI模型,助力绘制出目前最精细的小鼠脑图,共包含1300个脑区及亚区。
2025-10-10 10:13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结合模拟计算与机器学习,研制出一种新型3D打印铝合金,不仅耐高温,强度更是传统铸造铝合金的5倍,且比未经机器学习辅助设计的合金强度高出50%。
2025-10-10 10:10
连日来,北方气温骤降,不少秋冬季独有的养生方式和健康说法随之而来,有些操作或说法听起来科学健康,但权威专家表示,如果开展不当反而会带来健康风险。
2025-10-10 10:07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8日印发通知,对有效应对部分地区连阴雨天气影响、进一步做好秋粮产后服务和收购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2025-10-10 09:55
甲烷的“寿命”与浓度变化的规律性,指向一个结论:火星上必然存在持续产甲烷的源头,且其“产量”会随季节变化。蛇纹石化反应虽能解释甲烷的持续存在,却无法说明其浓度的季节性动态变化,难以单独作为火星甲烷的主要来源。
2025-10-09 10:18
国庆假期,中国科技馆推出“双节共欢聚,科技乐翻天”系列主题科普活动、华夏科技学堂国庆特别活动、特效影院VR大空间沉浸体验、人工智能互动应用,与新开放的海洋展厅一起,为观众打造一场科普盛宴。
2025-10-09 10:17
对采集的891份浮选样品进行分析与鉴定,共获得约3.2万粒炭化植物遗存,发现的农作物种类有粟、黍、水稻、大豆与小豆。研究团队对东亚地区140余处考古遗址出土的小豆遗存进行比较,发现黄河流域、日本与韩国的小豆在不同阶段表现出差异明显的演化轨迹。
2025-10-09 10:16
”  一次和邻村牧民闲聊时,王海强得知有人靠卖草捆赚钱,心思顿时活络起来。据统计,今年科右前旗像王海强、宝音这样以卖草为主的牧民有150余户,草产品销售总额预计突破2000万元。
2025-10-09 10:15
10月8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公布现场,屏幕显示奖项得主头像和姓名。据诺奖官网介绍,北川进1951年出生于日本,为日本京都大学教授;理查德·罗布森1937年出生于英国,为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奥马尔·M·亚吉1965年出生于约旦,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2025-10-09 10:11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