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先天之本肾的生理功能解说
首页> 学术 > 正文

先天之本肾的生理功能解说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2021-04-27 21:4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肾为先天之本,与脾为后天之本相对应。这种观点在《内经》中已出现,明代的《医宗必读》中有了更为完整的阐述:“未有此身,先有两肾。故肾为脏腑之本,十二脉之根,呼吸之本,三焦之源……故曰先天之本在肾。”

  肾是人体先天禀赋、生长发育、脏腑功能的根本,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主生长发育及生殖 《素问·上古天真论》论述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男子“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描述人体生、长、壮、老、已的生命活动规律。在人体生命过程中体现肾中精气的盛衰变化,其中肾中精气既具有决定生殖能力盛衰的作用,又可体现出人体生长发育的过程。

  主调节人体五脏六腑 饮食水谷入胃,经过脾胃化为精微而成的水谷之精,以及脏腑生理活动中化生的精气被使用后的剩余部分一同贮藏于肾脏而成肾精。当五脏六腑运行之时需要这些精微给养之时,肾脏就将其所贮藏的精微物质重新供给五脏六腑。一方面不断的贮藏,另一方面不断的供给,调节着肾精与五脏六腑之精,保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运行。

  主骨荣齿生髓 杨上善所撰《黄帝内经太素》称“肾精主骨”,肾精充足,骨髓生化有源,骨骼得到髓的滋养则会坚固有力。若肾精虚少,骨髓化源不足,便会出现骨骼脆弱,不能久立,在小儿多见发育不良,如五软或佝偻病,在老年多见腰背屈曲,酸软无力,或腰痛转侧不能。

  “齿为骨之余”,牙齿与骨同出一源。《仁斋直指附遗方论》说:“齿者骨之所终,髓之所养,肾实主之……精盛则齿坚。”《望诊遵经》言及“然齿者,总谓口中之骨……形色枯槁者,精气将竭;形色明亮者,精气未衰也。”

  “髓者,骨之充也”(《素问·痿论》),精生髓,髓分骨髓与脑髓。《黄帝内经太素·气论·津液》曰:“肾主脑髓,故咸走髓海也。”脑为髓海,是肾精所化生。肾精充足,髓海才能有余,表现为清劲有力,反之,肾精不足,髓海空虚,则“脑转耳鸣,胫痠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灵枢论》)。

  主御邪抗病 肾中精气不仅能促进人的生长发育与生殖机能,而且具有御邪抗病的作用。《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孙思邈亦云:“精少则病,精尽则死。”肾精充盈,故体健少病;肾精不足,肾气亏虚,御邪力弱,故易感邪得病。

  养生首应养肾

  起居有常 《黄帝内经·素问》云:“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疴疾不起,是谓得道。”人应适应自然环境和四时气候的变化。“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夏温热,阳气耗散易多,故春夏应注重保养阳气,至秋冬气候寒冷,则应贮存更多阴精于体内,避免过度劳损。顺应四时生长化收藏的规律,调养生息,避免六淫外邪的侵袭。

  此外“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销,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过劳或过逸均不佳。《素问·宣明五气论》说:“久卧伤气,久坐伤肉”,在适应外界环境之外,也应重视劳逸结合。

  饮食有节 人出生后,先天肾的精气须赖后天水谷精气的保养,即以后天养先天。故即使先天禀赋不足,若后天调摄得当,水谷精微滋养肾之精气,亦能使肾得充养。《素问·藏气法时论》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补精益气。”强调饮食要五味调和,荤素搭配,避免有所偏嗜,过于限制或大量进食某种食品都对身体无益。

  精神内守 人体精神情志活动关乎生命健康,《内经》强调“恬惮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养生防病之道。若情志变动太过,则损害脏腑功能,“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过喜伤心”。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亦指出:“凡怒忿悲思恐惧,皆损元气”。养成平静、稳定的精神心理状态,使神得内守而不耗散,肾气亦不致过度亏耗,方能维护健康。

  未病先防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食疗与药补也是未病先防的重要方法。《本草求真》认为:“食之入口,等于药之治病,同为一理,合则于人脏腑有益,而可却病卫生;不合则于人脏腑有损,而即增病促死。”食物具有寒热温凉、升降浮沉的属性,可与人体的阴阳偏胜相适应。如阳偏虚之人应多食生姜、羊肉、葡萄等;阴偏虚者可食海参、银耳、柿子之类;气血不足者宜进食牛奶、扁豆、红枣等品。此外,还可根据季节气候的不同,适当调整,老百姓常说的俗语“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也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于博瑞)

[ 责编:武玥彤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年数字丝路发展论坛新闻发布会

  • 不再遗憾!因为“这条小鱼在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成本低、效率高、易加工等优势备受关注,可应用于光伏发电、车载光伏、光伏建筑等领域。
2025-07-03 09:59
目前,对于10厘米以上大型空间碎片,航天器通常采用主动规避的策略,通过轨道调整,避开可能的碰撞路径。
2025-07-03 09:58
6月26日,中国民航局官网发布公告,提到为切实保障航空运行安全,自2025年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2025-07-03 09:56
药膳制作师既要懂烹饪,是餐厅的大厨,又要懂中医药理论知识,特别是能够作为食药物质的中药材。
2025-07-03 09:55
运动有助于健康和抗衰老。但究竟是什么让运动有这种奇效呢?我国研究团队历时6年,首次系统解析了人体对急性单次运动与长期规律运动的分子-细胞动态响应谱,揭示肾脏是运动效应的关键应答器官——其内源代谢物甜菜碱作为衰老延缓的核心分子信使,通过靶向抑制天然免疫枢纽激酶TBK1,协同阻遏炎症并缓解多器官衰老进程。
2025-07-03 05:20
近日,四川乐山一小伙感觉身体不适独自乘出租车前往医院就诊,途中开启“超强自救”模式:联系妈妈告知情况、打110报警求助、打120告知医院准备急救。如果长期处于焦虑引起的躯体化障碍状态,患者会反复出现头痛、心慌、呼吸急促、胃肠紊乱、肢体疼痛、睡眠问题等。
2025-07-02 10:06
使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不少人或许都遇到过类似问题:它们有时会捏造细节,甚至“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当“喂给”大模型的训练数据包含虚假信息时,它就会产生“幻觉”、给出错误答案。
2025-07-02 10:05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所属的国产C909客机平稳降落在蒙古国乌兰巴托成吉思汗国际机场,标志着国航首条C909国际航线正式开通。早8时许,这架C909客机从呼和浩特起飞,经过1个多小时飞行抵达乌兰巴托。
2025-07-02 10:0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领域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国民经济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底盘”。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通过提升劳动者素质、优化劳动资料和创新利用劳动对象,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显著提高。
2025-07-02 10:01
团队基于卫星遥感数据构建了1988年至2021年青藏高原30米分辨率人工草地数据集,明确了青藏高原主要的人工草地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并揭示了青藏高原人工草地的迅速扩张及其驱动机制。
2025-07-02 09:59
屠光绍认为,金融机构在应用人工智能时必须在服务投资人与消费者之间寻求平衡,避免AI鸿沟,坚守金融服务大众的初心。鲍建敏倡导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开放共赢的人工智能金融生态体系,搭建跨机构、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平台。
2025-07-01 10:13
6月30日,2025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在英国伦敦拉开大幕,引发球迷关注。在草地球场,球的速度更快且弹跳不规则,比赛回合较短,发球就成为球员们的重要“武器”。红土球场并不是天然土壤,而是分层分布着碎砖粉、白色碎石灰石、碎石等。
2025-07-01 10:09
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按要求扫药品追溯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步,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主页,点击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或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对话页,点击医保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
2025-07-01 10:09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7月1日,该局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获取的地月影像图。(国家航天局供图)  月球全色图,由天问二号探测器的窄视场导航敏感器于2025年5月30日15时拍摄,经辐射校正处理后制作而成。
2025-07-01 10:08
龙芯中科近日正式发布基于国产自主指令集龙架构研发的服务器处理器龙芯3C6000系列芯片、工控领域及移动终端处理器龙芯2K3000/3B6000M芯片以及相关整机和解决方案。
2025-07-01 10:06
四大家鱼,即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占淡水鱼类养殖总量的“半壁江山”,尤以长江流域所产鱼品质最优。但人工养殖久了,鱼类品质逐渐下降,需要捕捞野生鱼种来更换,确保鱼类种质“基因库”稳定。
2025-06-30 04:50
FAST如今每天观测时长接近24小时,每年总观测时长超过5300小时,持续不断地为科学家提供宝贵的数据。
2025-06-30 09:52
华南农业大学积极探索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育种创新,“华航香银针”就是创新成果之一。
2025-06-30 09:51
在近日落下帷幕的第十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中,一位特殊的“考生”吸引了人们目光。
2025-06-30 09:51
6月29日,在海南文昌卫星超级工厂项目建设现场,各方正全力以赴加快工厂投产进程。
2025-06-30 09:5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