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品由王东方创作,薛永年题款,李俊峰提供。
陶弘景(456—536),南朝齐、梁时道教学者、炼丹家、医药学家。由于家庭的熏陶,陶弘景从小勤勉好学,使他通晓天文地理、医药炼丹,琴、诗、书、画无所不工,博学多才,著作颇丰,因在隐居时亦为皇帝出谋划策,被誉为“山中宰相”。
归隐山林
少年时的陶弘景神仪明秀,长眉大眼。成年后,他同南朝士子一样,怀揣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志向,奔波于求仕之途。陶弘景17岁时,在礼部尚书刘秉府中供事,后因通晓历代典章制度,在齐做官,出任诸王侍读。但陶弘景的仕途并不顺利,加上家庭的不幸,种种打击使陶弘景身心俱疲,最终在37岁时上表辞禄,归隐山林。
后来,南朝齐皇帝萧鸾即位后,欲敕迎陶弘景出居蒋山,陶弘景赋诗曰:“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婉拒萧鸾征召。梁武帝萧衍登基后,亦欲召陶弘景出山任职,陶弘景作《双牛图》:画面上,一牛在水草间自由自在,一牛以金络头,任人执绳驱使劳作。梁武帝看后自然明白了陶弘景隐居山林的决心,也就不再勉强他出山入仕。
陶弘景虽然人不在廊庙之上,但却从未放弃过济世的抱负,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梁武帝无不前去咨询。
本草史上承前启后
陶弘景生活在南北朝这一政治动乱的历史时期,其前的本草学著作分散杂乱,因而决定对本草学著作进行彻底整理。《名医别录》是他根据魏晋以来本草著作整理而成的一部本草书籍,以后他又在《神农本草经》基础上,加入《名医别录》中的365种药物,增录注释成《本草经集注》,对南北朝之前药物学进行了全面总结,是中国药物学史上一部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著作。
陶弘景在医药学方面的贡献主要在本草学方面。他曾参考大量的图籍、医方和标本,对我国最古老的药物学经典《神农本草经》中原有的药物,仔细作了整理和校订,舛误者纠之,脱缺者补之,编成《本草经集注》七卷。可惜《本草经集注》原本已佚,虽不能窥其全貌,但主要内容却在宋代《证类本草》和明代《本草纲目》中被引用和保存下来。该书对于本草学的贡献,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除厘定《神农本草经》365种本草药物外,又增补名医副品365种,撰成《名医别录》,所录药品方剂,集梁以前名医诊疗经验之大成。他对《神农本草经》与《名医别录》所列730种药品“分别科条,区畛物类,兼注名时用土地所出”。为了区别《神农本草经》中原有的药物和新增加的药物,陶弘景用朱红颜色写原有的药,而用黑色书写新加的药,这种方法新颖醒目,可供后世效仿。
他将《神农本草经》的三品分类方法,发展到七种分类。按照药物的来源分成玉石、草木、虫鱼、禽兽、果菜、米食等六类,而将一些当时未经实际验证的药物归入第七类——“有名无用”类,以利于澄清人们在药性认识上的混乱。这种分类方法,后来成为我国古代药物分类的标准方法,之后千年一直被沿用并发展。
他首创按照药物主治功效进行分类的方法。总结诸病通用药物,开列各种病的通用药,如祛风药有防风、防己、秦艽、川芎、独活等,统归于“诸病通用药”。这种分类法对医生临证选药处方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此外,他指出植物药大多在二八月采收,并说明“春宁宜早,秋宁宜晚,花实茎叶各随其成熟”的采收经验。还考订了药用度量衡,规定了汤剂、酒剂、膏药及丸散的制造常规,使药剂学的内涵益趋丰富。
总之,陶弘景在继承《神农本草经》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药物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其所著《本草经集注》大大丰富了本草学的内容,也提高了本草著作的科学水平。
形神双修 不离善德
陶弘景10岁时得葛洪《神仙传》,昼夜研读,并说:“仰青云,睹白日,不觉为远矣。”从此立下养生之志向,15岁时作《寻山志》,“倦世情之易扰,乃杖策而寻山”,追慕“反无形于寂寞,长超忽乎尘埃”的境界。
陶弘景隐居山中时,专门从事吐纳养生,空余时间才“游意方技,览本草药性”,可见其十分重视养生学的研究,主张修炼应从养神、炼形入手,并撰写了《养性延命录》。书中强调养神当“少私寡欲”“游心虚静,悉虑无为”,调节喜怒哀乐情绪,防止劳神伤心;炼形则要“饮食有节、起居有度”,避免过度辛劳和放纵淫乐,辅以导引、行气之术,方能延年益寿。
陶弘景的生命观为其养生思想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他强调和看重生命的延长,以及生命的健康和质量,并总结、探寻实际可行的养生方法。他也亲身履行“游心虚静、虚虑无为”的养生原则,为人圆通谦谨,心如明镜,遇物便了。
陶弘景以自身勤奋好学、渊博多识、高尚品德去体悟“真道”,同时又将“仙道贵生,命由自己”的积极生命观贯彻到自身思想、实践和境界追求等诸多层面,这也是他在医药学领域进行探索和取得成就的巨大动力。(王利敏甄雪燕 北京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