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析叶天士肾宜温、肝宜凉之论
首页> 学术 > 正文

析叶天士肾宜温、肝宜凉之论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2021-04-27 22:0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肾宜温,肝宜凉”是叶天士基于肝、肾二脏生理及病理特点提出的经典治法理论,在叶案中这一理论多次出现,被用以指导中风、眩晕、虚劳、遗精、癫痫、耳聋、咽痛、目暗等疾病的诊疗。

  诠理论法

  “肾宜温,肝宜凉”一语源出何处,孰难考证,然此论屡见于叶案之中,兹结合叶案中的只言片语简要介绍。

  “肾宜温”,叶天士以肾为柔脏,谓:“纯乎刚热燥涩之补,必有偏胜之害。”故立法每兼血肉温润之品缓调之,疗肾宜温不宜热,宜柔不宜刚。温,即温煦、温润之意。“肝宜凉”,肝为刚脏,性刚,主升主动,肝气易郁、易逆,肝阳易亢,易变动风火,叶天士有云:“肝为至阴之脏,相火内寄,张仲景治法不用纯刚燥热之药,以肝为刚脏故也。”疗肝必柔以济之,然肝为脏贼,易郁而亢,动火生风。叶天士谓:“《内经》以五志过极皆火,但非六气外来,芩连之属,不能制伏,固当柔缓以濡之,合乎肝为刚脏。”内生之火异于外来之火,苦寒直折于肝不合,制伏之法于病方合,叶天士有云:“肝胆相火内寄,非凉剂无以和平。古人治病,以偏救偏。”故疗肝取凉不取寒,收摄不宜折。

  “肾宜温,肝宜凉”分而论之,顺合肝肾脏之特性也,合而论之,则另有深意。邵新甫云:“肝者将军之官,相火内寄,得真水以涵濡,真气以制伏,木火遂生生之机,本无是症之名也。”肝木赖肾水以生,木得水涵,精血互生;相火得命火以安,龙潜于渊,雷藏于泽。叶天士云:“人身阳气上举,风乃阳之化气,阴衰于下,无以制伏。”又云:“相火寄于肝,龙火起于肾,并从阴发越。”故以柔补肝肾为主,佐以温肾收摄,宁相火之动,凉肝制亢,熄浮阳之越,又引火归元,纳气收摄。凉肝以清之,温肾以摄纳。明代宋廉谓:“肝有相火,则有泻无补;肾为真水,则有补无泻。”亦着眼于泻肝补肾,故肝当凉泻,肾宜温补,此亦“肾宜温,肝宜凉”之用意。

  《种福堂公选医案》有云:“夫肝主疏泄,肾主藏固。肝宜凉,肾宜温;纳肾佐以通肝,温下仍佐坚阴,以制木火,是为复方。”肝主疏泄,肾主藏固,此二脏之用也,故其治法纳肾必佐疏肝。肝宜凉,肾宜温,此二脏之性也,温补下元必佐以泻火坚阴,这就是复方立旨的用意。复方者,方中多法同用之谓也。《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载:“凡肾以温为养,肝宜凉乃平,温养肾精必佐凉肝,水中有真阳内蓄,是为命根。盖肝胆相火内寄,性恶热燥,用七方中之复方。”温可养肾,凉能平肝,肾虚则木失水涵,故温养肾精必佐凉肝。上述两条,俱为叶案原文,亲出叶氏之笔,细读其文叶氏立意可知。龙雷震荡,当壮水之主,合静以制动法,然又不得不虑张景岳所谓“故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源泉不竭”,此“肾宜温,肝宜凉”另一层深意也。

  温肾凉肝治法是叶天士“肾宜温,肝宜凉”理论指导下的具体治法,针对肝肾亏虚,收摄失司,龙相浮越,风火煽动的上实下虚病机,此法着眼于肝肾关系,适用于中风、眩晕、遗精等多种疾病。阳化内风,亢阳成火,“古人虽分肝风、肝气、肝火之殊,其实是同一源”,肝风、肝阳、肝火因于虚而变动为害者,均可施用此法。

  理法明而方药出,虽谓溯源难求,然笔者认为此法与张仲景的肾气丸联系密切。若不汲汲于其补肾之用,则肾气丸以八味之简,而蕴无穷之理,如方中温凉并用,平补阴阳,丹皮有清相火活血分之用,制肝阳吸耗肾阴之弊,故《删补名医方论》云:“《千金方》于八味外,更加元参之咸寒,以助熟地而滋肾;加芍药之酸寒,助丹皮以滋肝。”清火泻热,平其阴阳,则肝得滋养。《叶天士晚年方案方案真本》载:“八味丸即古肾气丸,理阴阳以收肾气,使水沫不致上泛,不为差谬……考经旨肾阴中有真阳温煦,生生自旺。若肝脏日刚,木火内寄,情志拂逆,必相火勃起,谓凉则肝宁。昔贤谓肝宜凉,肾宜温也。肾虚是病根,肝阳旺是相因而致。肾阴肾阳,原难区分。盖精化为气,气化为精,未有精走而气不耗者,肾气耗散,而相火起矣。”叶天士基于“肾宜温,肝宜凉”理论指导下的常用药包括两大类,一类为温肾药如鹿角胶、熟地黄、肉苁蓉、山茱萸、补骨脂、菟丝子、五味子等,一类为凉肝药如桑叶、丹皮、山栀、夏枯草、菊花、车前子、牛膝、蒺藜等。或有惑于叶氏用药似与寻常药品之性味功效不同,此医家临证体悟,如蒺藜一味能疏肝气,散肝风,制肝阳,其性未必凉,然却能解肝中之热,清肝中之火,故用之亦能凉肝。

  以案解用

  郑五九,夏至阴生,忽然口喎颊斜,耳窍无闻。此非外来之邪,皆由男子望六,下元已空,下虚则上实,水亏风内起。凡肾以温为养,肝宜凉乃平,温养肾精必佐凉肝,水中有真阳内蓄,是为命根。盖肝胆相火内寄,性恶热燥,用七方中之复方。

  熟地、磁石、龟板、丹皮、五味、天冬、枸杞、苁蓉、菊花炭、川斛。(选自《种福堂公选医案》)

  叶天士有言:“夏至一阴来复,预宜静养迎其生气。”夏至一阴来复,却病口喎颊斜耳聋,“交节病变,总是虚证”知下元亏损,水不涵木,水亏风起。以熟地、五味子、枸杞、苁蓉温药温养肾水,补坎中之阳;磁石、龟板收摄镇潜,潜龙于渊,伏雷于泽;丹皮、天冬、菊花炭、川斛凉肝制亢,柔补肝体,全方温肾凉肝,清上实下,多法并用,诸药共施,合复方之意。

  顾混堂巷,二十八岁,壮盛,色白肉瘦,脉细小如数,下垂,察色凭脉,是属肾虚。五液不运,精微内蒸,黏涎浊沫。凡有思虑烦劳,肝阳挟热气上升,痰沫随气乘胃而出上窍,其聚处在乎肾络,八味丸即古肾气丸,理阴阳以收肾气,使水沫不致上泛,不为差谬。少壮必先伤于阴,拙见议减桂辛甘伐肝,加五味三倍,少用沉香,入少阴之络。考经旨肾阴中有真阳温煦,生生自旺。若肝脏日刚,木火内寄,情志拂逆,必相火勃起,谓凉则肝宁。昔贤谓肝宜凉,肾宜温也。肾虚是病根,肝阳旺是相因而致。肾阴肾阳,原难区分。盖精化为气,气化为精,未有精走而气不耗者,肾气耗散,而相火起矣。少壮肝阳正旺,减桂加入五味、沉香,此损益古方,最有斟酌。(选自《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

  此案论理精详,述方细致,水不涵木,肾失蛰藏,阳动火升,痰泛热扰。遵“肝宜凉,肾宜温”,着眼肾虚为起病之病根,肝阳旺致病之渐,损益古方肾气丸,减桂辛甘伐肝,加五味三倍,少用沉香,凉肝温肾,补虚泻实。

  “肾宜温,肝宜凉”言简意赅,括二脏之秉性,启治法之施用,立方之依据,疗疾之准则。叶学精奥,苟能窥得一斑,获益无穷也。(姚鹏宇山东省老年医学学会)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 责编:武玥彤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疆阿禾公路正式通车

  • 新生代科研力量助推人形机器人加速成长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屠光绍认为,金融机构在应用人工智能时必须在服务投资人与消费者之间寻求平衡,避免AI鸿沟,坚守金融服务大众的初心。鲍建敏倡导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开放共赢的人工智能金融生态体系,搭建跨机构、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平台。
2025-07-01 10:13
6月30日,2025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在英国伦敦拉开大幕,引发球迷关注。在草地球场,球的速度更快且弹跳不规则,比赛回合较短,发球就成为球员们的重要“武器”。红土球场并不是天然土壤,而是分层分布着碎砖粉、白色碎石灰石、碎石等。
2025-07-01 10:09
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按要求扫药品追溯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步,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主页,点击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或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对话页,点击医保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
2025-07-01 10:09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7月1日,该局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获取的地月影像图。(国家航天局供图)  月球全色图,由天问二号探测器的窄视场导航敏感器于2025年5月30日15时拍摄,经辐射校正处理后制作而成。
2025-07-01 10:08
龙芯中科近日正式发布基于国产自主指令集龙架构研发的服务器处理器龙芯3C6000系列芯片、工控领域及移动终端处理器龙芯2K3000/3B6000M芯片以及相关整机和解决方案。
2025-07-01 10:06
四大家鱼,即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占淡水鱼类养殖总量的“半壁江山”,尤以长江流域所产鱼品质最优。但人工养殖久了,鱼类品质逐渐下降,需要捕捞野生鱼种来更换,确保鱼类种质“基因库”稳定。
2025-06-30 04:50
FAST如今每天观测时长接近24小时,每年总观测时长超过5300小时,持续不断地为科学家提供宝贵的数据。
2025-06-30 09:52
华南农业大学积极探索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育种创新,“华航香银针”就是创新成果之一。
2025-06-30 09:51
在近日落下帷幕的第十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中,一位特殊的“考生”吸引了人们目光。
2025-06-30 09:51
6月29日,在海南文昌卫星超级工厂项目建设现场,各方正全力以赴加快工厂投产进程。
2025-06-30 09:51
作为一所工科见长的大学,近年来,山东科技大学涌现出一批热衷文化艺术的学生:材料学院研究生庄英赞受邀参加《声声入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届京剧票友大会》节目;
2025-06-30 04:50
今年“三夏”生产,该农场配备无人驾驶系统的收割机和拖拉机、气吸播种机、精准水肥轮灌系统、自动巡田无人机等智能化装备大显身手。
2025-06-27 10:25
6月24日,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2.5米大视场高分辨率太阳望远镜”(WeHoST)在四川稻城启动建设配套项目,预计2027年望远镜完成装调并投入试运行。
2025-06-27 10:24
古生物研究表明,包括早期犬齿兽在内的一些远古动物,脑袋为一个没有左右脑半球区分的整体,而现生哺乳动物和典型的进步颌兽类则有左右两个脑半球。
2025-06-27 10:18
6月26日21时29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二十号乘组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圆满完成既定任务。
2025-06-27 10:17
北京大学马丁教授团队26日凌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一项开创性研究,成功将复杂难处理的混合废塑料变废为宝,为根治全球塑料污染顽疾提供了新的思路。
2025-06-27 10:16
近日,一组“清华学生戴头套看演出”的照片在网络引发热议。脑机接口技术的应用还面临社会伦理与隐私保护方面的争议,如何平衡科学技术创新与社会伦理、监管要求等仍是难题。
2025-06-27 10:15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根据计划安排,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二次出舱活动。目前,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在轨工作已满两个月,身心状态良好,已做好出舱活动各项准备工作。
2025-06-26 09:48
6600万年前,希克苏鲁伯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非鸟类恐龙灭绝,而就在撞击点附近,一种神秘的夜蜥蜴可能是唯一幸存下来的陆生脊椎动物。白垩纪末期,一颗巨型小行星撞击了墨西哥尤卡坦半岛附近的区域,形成了一个直径超过150公里的陨石坑,导致全球大多数动植物物种灭绝。
2025-06-26 09:47
在全球面临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之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傅伯杰等提出了一个衡量人与自然共同繁荣程度的全球框架。论文合作作者、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办公室主任Pedro Conceicao表示,面对当今严峻的地球系统变化,我们必须把人与自然健康、互惠的关系纳入发展愿景。
2025-06-26 09:4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