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书说中医”第六期:本草药性——中医理论指导的中药应用
首页> 科普 > 正文

“书说中医”第六期:本草药性——中医理论指导的中药应用

来源:光明网2021-06-01 13:51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编者按:书说中医”栏目是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和光明网共同推出,精选优质中医药科普图书,普及中医药知识,带您一同感受中医药文化。

  本期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 游云

  中药的应用源于中医理论,以阴阳五行方法对药物的性质和作用进行归类,目的就是治病。就像现代药学从化学成分、治疗靶点、适应证等方面进行归类,中药的阴阳五行归类,给我们提供了临床应用经验以及开展现代科学研究的宝贵线索。

“书说中医”第六期:本草药性——中医理论指导的中药应用

  四气

  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古代医家也称四气,是中药基本的用药规律,是对疾病治疗的朴素认识:“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中药药性来自于古代医生的临床经验,依据阴阳理论,对药物及其效应进行概括。温、热同属于阳,二者又有程度上的差异,温次于热。寒、凉同属于阴,而凉的程度次于寒。药物的寒、热、温、凉,是与所治疗疾病的寒热症状相对而言的。能够减轻或者消除热证的药物,表明这种药物具有寒性,如黄芩、板蓝根可以治疗发热口渴、咽喉痛等热证,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寒性。反之,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具有温、热性质,如附子、干姜对于腹中冷痛、四肢寒冷等寒证有温中散寒的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热性。

  五味

  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种味道。五味也是“五行”思想在中药分类中的应用。药味的确定,通过口尝得到,从而发现各种药物有不同滋味,把药物味道与药物治疗作用之间进行相互关联,用五味来反映药物的性能和功效。综合历代经验,药物五味与功效的关联如下。

  辛味药,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如治疗外感表证的麻黄、薄荷;治疗气血阻滞的木香、红花等。甘味药,有补益、止痛、润燥的作用,如党参、熟地、甘草、饴糖等。酸味药,有收敛、固涩的作用,用于治疗出虚汗、泄泻等症,如山茱萸、五味子可敛汗,五倍子可止泻等。苦味药,有通泄、清热、燥湿的作用,如大黄苦寒用于治疗热结便秘、莲子心用于清心火、苍术和黄连均可燥湿等。咸味药,有软坚散结的作用,如海藻、昆布用于治疗瘰疬(甲状腺肿)。

  本文摘自:游云《叩开中医药学之门》

  【相关文章】

“书说中医”第一期:揭开身体内气血之间的相互关系

“书说中医”第二期:中医所说的“经络”真实存在吗?

“书说中医”第三期:中医所说的“藏象”到底是什么?

“书说中医”第四期:中医所说的“虚者补之,实者泻之”指的是什么?

“书说中医”第五期:血脉流通 病不得生

[ 责编:张梦凡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第137届广交会第二期开幕

  • 无人驾驶插秧机助力春耕生产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从老人登山有了“赛博外挂”,到“养老机器人”成为热词,今年以来,机器人相关话题持续升温。
2025-04-24 09:40
航天诱变紫云英新品种,固氮效能更高了,综合生态效应也非常大
2025-04-24 09:34
这项研究不依赖直接改变作物的遗传背景,而是通过调控根际的微生物组来优化作物在田间的生长表现。
2025-04-24 09:26
以斑马鱼、涡虫和链霉菌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生命科学实验
2025-04-24 09:24
涅槃重生的AI开口说话了——一面是口若悬河,一鸣惊人;另一面却是信口雌黄,“鬼话”连篇。
2025-04-24 09:22
春日的北京,一场充满未来感的马拉松赛事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21.0975公里的赛道上展开角逐,20支机器人队伍参赛。 在制造业,目前人形机器人承担的是繁重、泛化性强、高度重复的工作,例如搬运颜色、重量、尺寸各不相同的箱子,分拣不同形状的零配件。
2025-04-24 09:19
数字技术带给阅读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也提出了新课题。
2025-04-23 10:34
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中,农业保险是重要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
2025-04-23 10:31
身高172厘米,通体银色,一台台人形机器人在产线上分拣物料、搬运料箱、安装零件……科幻电影里的场景照进现实。
2025-04-23 10:26
再接再厉、乘势而上,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迈进,中国的航天事业必将开拓更高境界,中国的科技创新将书写崭新篇章。
2025-04-23 09:24
天地图是自然资源部门向社会提供各类在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推动地理信息数据开放共享的政府网站。
2025-04-23 09:22
4月22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组织全区合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发射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状态和工作过程。
2025-04-23 09:21
让人形机器人跑马拉松,与其说是人机竞技,不如说是机器的自我迭代。
2025-04-23 09:15
当今,百年变局中的全球价值链重构,既考验着中国的战略定力,也孕育着我国从“跟跑”到“领跑”的跃迁机遇。
2025-04-23 09:13
废旧电器回收不仅能化解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风险,还推进了数据安全治理与资源循环利用领域的双重突破,为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
2025-04-22 10:05
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重塑“三农”发展新优势,我们才能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道路上展翅翱翔。
2025-04-22 10:04
最新一期《自然》发表了两项独立临床试验研究,验证了干细胞疗法对帕金森病的安全性。为检验帕金森病细胞疗法的安全性和潜在副作用,日本京都大学等机构进行了一项Ⅰ/Ⅱ期临床试验。
2025-04-22 10:03
转型不是丢掉已有禀赋和基础,而要依托技术,在推进资源精深加工、资源产业向下游延伸上下功夫
2025-04-22 09:23
空间站徜徉在浪漫星辰中,书中文字仿佛随之流淌,飘入心间。在空间站里过大年,除了欢乐祥和,更多的是一份守望——守望万家灯火团圆,守望壮美山河辽阔,守望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2025-04-22 09:21
山水工程交出厚厚的生态账本:截至2024年底,52个山水工程累计完成治理面积超830万公顷,其中包括255万公顷森林草原、130万公顷水土流失地、10.7万公顷矿山修复地等,累计完成生态修复面积超1.2亿亩。
2025-04-22 09:1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