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世界青光眼日|谁更容易得青光眼?来看看“狡猾”的青光眼
首页> 科普 > 正文

世界青光眼日|谁更容易得青光眼?来看看“狡猾”的青光眼

来源:光明网2022-03-06 07:0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本期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 廖良

  今天是世界青光眼日,很多人可能听说过青光眼对眼睛有极大的危害,那么青光眼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疾病。

  (一) 水太多是元凶

  青光眼是因为眼球内部压力太高,超过了眼睛的承受能力,而造成视网膜和视神经损害的一种眼病。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眼球内部压力增高呢?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其中的原理。

  首先,眼球内部是有一个水流的循环系统的,水流在眼球内部循环往复,就可以运送新鲜的营养物质,也可以把眼眼球内不要的物带走,可以说这个水的循环系统是眼睛非常重要的一个结构,眼球的结状上皮就像是水龙头,它会不断的往眼球内流入水,而眼球的前房角和小梁网则像是我们的下水道会不断的往外排水。通通常情况下流入的水和流出的水是基本相等的,但是青光眼的病人流入的水会超过流出的水,这样会造成眼球内水的蓄积,然后眼球内的压力就增高了,过高的压力会影响视神经和视网膜的血液循环和营养供应,最终造成视网膜和视神经的损害,出现相应的症状。

世界青光眼日|谁更容易得青光眼?来看看“狡猾”的青光眼

  (二) 眼压高≠青光眼

  需要指出的是眼压高和青光眼不能划等号,我们通常认为正常眼压范围是10~21mmHg,但有些眼压低于21mmHg的患者也是青光眼,而另外一些眼压超过21mmHg的患者却不是青光眼,这又是为什么呢?

  首先眼压的测量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角膜厚度过大可以造成眼压的测量值超过真实值,而角膜偏薄的患者其测量值可能低于真实值;其次眼压的测量过程中,患者的配合程度也会对测量值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而且不同的时间点,眼压值也会有一些波动,很多患者夜间的眼压会高于白天的眼压,因此很多时候我们都需要进行24小时的眼压监测来判断患者的眼压波动是否过大;此外,不同的人对眼压值有不同的耐受能力,有一些患者视神经可以承受略高于21mmHg的眼压,而另一些患者却可能连18mmHg的眼压不能承受。因此不能单靠眼压数值来对青光眼的病情进行评估,还需要有经验的眼科医师来帮你进行判断。

  (三) “狡猾”的青光眼

  那么青光眼会造成什么危害呢?

  慢性青光眼可能会表现为视力逐渐下降,视野逐渐缩窄,我们说的视野就是人能看到的范围有多大,这个范围可以用我们的余光来判断,余光范围越大视野也就越好。青光眼的病人的余光会逐渐缩小,最后连中间的光线也看不清了,最终逐渐失明。因为余光缩小,往往发生在视力下降之前,而大多数人对自己的余光缩小并不敏感,所以很多慢性青光眼的病人一开始不容易发现自己的症状,甚至有的人已经接近失明了,仍然不知道自己得了青光眼。

  所以说青光眼是很“狡猾”的,一不小心就容易忽视它。

  还有一种急性发作的青光眼,青光眼急性发作时会有视力下降,视野缩小,眼睛前面有霓虹灯一样的感觉,同时伴有眼胀,头痛,甚至于恶心、呕吐,急性发作的青光眼,如果不及时治疗,几天以内就有可能失明。还有的青光眼不但可以造成剧烈疼痛。还会因为眼压高造成角膜水肿、溃疡、异常血管增生等,患者不但看不见东西,而且还伴有眼镜外观异常或者眼珠剧烈疼痛。青光眼造成的这些损害往往是不可逆的,一旦出现视力丧失、视野缺损、角膜浑浊等等,即使积极治疗也很难改善,因此青光眼是造成中国人失明的最主要眼病之一。

世界青光眼日|谁更容易得青光眼?来看看“狡猾”的青光眼

  (四) 谁更容易得青光眼

  既然青光眼有这么多危害,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知道自己会不会得青光眼呢?

  首先,青光眼是一个跟遗传基因关系很密切的疾病,很多病人的父母、兄弟姐妹往往就有青光眼疾病的病史;其次,部分早期患者也会有一些可以觉察到的症状,比如在偏暗的环境里面会觉得眼睛发胀,看东西有霓虹灯样的感觉等;此外,眼科检查或者例行体检也是发现青光眼的一个途径,如果体检发现眼压高或者前房角狭窄,或者视神经凹陷偏大等,就需要格外引起重视并到正规医院进行青光眼的筛查;另外高度远视、膨胀期白内障、以及眼底有缺血性疾病的病人,都是很容易得青光眼的。对于有青光眼家族史或者上述情况的患者,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规范的青光眼筛查。

  (五) 青光眼是可防可控的

  虽然青光眼有很多危害,但是它仍然是可防可控的,防控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不论是闭角型青光眼还是开角型青光眼,早期都可以通过激光或者药物进行治疗,尤其是临床最常见的闭角性青光眼,可以提前进行预防性虹膜周边激光打孔,这种治疗非常简单、快捷,在门诊即可完成,疼痛很轻微,却可以将青光眼的发作风险降低95%以上,有非常好的预防效果。

  而对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也可以采用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SLT激光)等治疗方法,非常简单、方便,即可取得较好的控制眼压的效果。目前来看,只要及时发现,绝大多数的青光眼患者都可以通过激光、药物或者手术来控制疾病的发展,保护视功能,从而避免失明的发生。

  (六) 纯中医可以治疗青光眼吗

  中医中药在青光眼的防治中有什么作用呢?

  首先,我们知道青光眼患者的中医体质大多属于气郁质,我们可以通过患者的中医体质辨识,对易于发生青光眼的气郁质提前进行中医情志调理,如能转化为平和质等不易犯病的体质,则可以减少青光眼的发生概率。

  其次中药、针灸等具有视神经的保护作用,对于眼压控制良好的青光眼患者,可以通过这些方法进行视神经的中医康复治疗,很多患者经过治疗后视力和视野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需要指出的是,迄今为止中医中药在控制眼压的方面并没有确切效果,因此对于眼压控制不佳的青光眼患者,我们不主张单纯中医治疗,而是应该先让患者到医院眼科门诊进行相关检查,并采用激光、眼药水或手术的办法,将眼压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待眼压控制良好后再行中医康复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七) 小结

  总结起来我们可以发现,青光眼虽然是一个对视力造成严重威胁的疾病,而且发病率非常高,但是随着医学的进步,现在青光眼可以通过激光、药物和手术等方法得到非常好的治疗,青光眼的防控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尤其是有家族史或者高度远视的患者,应该定期就诊或体检,一旦有犯病的风险,应当及时进行治疗,比如预防性虹膜激光打孔或者滴眼药水等,将眼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对于视神经视网膜受到严重损害的患者,仍然可以进行中药、针灸等治疗帮助视神经康复。

[ 责编: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重庆巴南:非遗展演迎新春

  • 宁夏贺兰:乡村大集年味浓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记者21日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获悉,2024年我国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十种有色金属总产量7919万吨,比上年增长4.3%。其中,精炼铜、电解铝产量分别达1364万吨、4400万吨,同比增长4.1%、4.6%。
2025-01-22 03:00
《自然·医学》杂志21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称,一种手术植入的脑机接口系统能通过精准侦测和解码瘫痪患者的神经元活动,转为“手指动作”,使其可在电子游戏中自如驾驶虚拟四轴飞行器。
2025-01-22 10:02
近日,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李健带领团队开展的一项研究发现,工作压力正在成为许多“打工人”的睡眠质量“隐形杀手”。
2025-01-22 10:01
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教授林容周团队与合作者提出了一种新的软电子制造方法——粒子吞噬打印。
2025-01-22 09:58
复杂的人体系统内,细胞活动时时刻刻都在进行:运输氧气、吞噬细菌、传递神经信号……要想保证这些细胞各司其职、井然有序,离不开一位特殊的“指挥官”——非编码小RNA(核糖核酸)。
2025-01-22 09:58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加快养老科技和信息化发展应用”“重点推动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人工智能等技术产品研发应用”。
2025-01-21 15:35
经过数月的延迟,寒冷的拉尼娜气候模式终于出现在热带太平洋东部。虽然它降低了全球平均气温,但也增加了部分地区出现干旱和强降雨的风险。
2025-01-21 15:32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江左其杲及其所在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欣海及国外合作者,从欧亚大陆其他地区的大量豹属化石记录中识别出了稀有的雪豹化石记录,从而揭示了雪豹特殊的演化之路。相关论文近日发表于《科学进展》。
2025-01-21 15:31
来自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天文学家团队使用大型双筒望远镜干涉仪,在红外波段捕捉到了迄今为止最清晰的活动星系核(AGN)图像,并将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天文学》杂志上。
2025-01-21 15:29
20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位于合肥“科学岛”上的全超导托卡马克EAST装置取得重大成果,成功实现了上亿度1066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再次创造了托卡马克装置高约束模运行新的世界纪录。
2025-01-21 15:25
“雪蘑菇”是在地表突出物体上,拥有较强黏性和附着力的雪花层层累积而形成的,主要出现在水汽充足、降雪量较多的地区。
2025-01-20 10:07
美国互联网科技公司Meta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机器学习系统,几乎可以立即将101种语言的语音翻译成36种目标语言中的任意一种。
2025-01-20 10:02
1月16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公布了一颗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新彗星,并将其命名为C/2025 A3。
2025-01-20 10:01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朱立国团队近日在椎间盘退变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2025-01-20 09:59
今年上半年,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马拉松将举办,人形机器人将与运动员共跑“半马”,挑战人类速度。
2025-01-20 09:54
近两年,教育生态正在发生深刻的转变。不论是大学、中小学还是学生与家长,都将在国家战略的牵引下重新确认自身的定位与方向。
2025-01-17 12:26
数据作为数字时代的“新石油”,不仅是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是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的关键创新资源。
2025-01-17 04:30
数千年来,人类探索宇宙的脚步从未停歇,2025年亦是如此。在这一年中,一大批探测器将承载着人类的好奇心,奔赴“星辰大海”,去揭示浩瀚星空的奥秘。此外,人类还渴望能够“扶摇直上”,亲身进入太空体验秘境。
2025-01-17 10:02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湖实验室申恩志团队联合吴建平团队成功揭示了小鼠体内PIWI蛋白(MILI蛋白)与piRNA协作切割目标RNA(核糖核酸)的全过程。
2025-01-17 10:00
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庞全全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玻璃相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并采用该材料研制出具有优异快充性能和超长循环寿命的全固态锂硫电池。
2025-01-17 04: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