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第十五届北京中医药文化宣传周暨第十四届地坛中医药健康文化节开幕
首页> 滚动新闻 > 正文

第十五届北京中医药文化宣传周暨第十四届地坛中医药健康文化节开幕

来源:光明网2023-01-17 14:26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及《北京中医药发展“十四五”规划》部署,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1月17日,在北京国子监彝伦堂,第十五届北京中医药文化宣传周暨第十四届地坛中医药健康文化节隆重开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综合司司长王思成、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副局长熊凤山、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局长屠志涛、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一级巡视员李彦梅、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二级巡视员郑晋普、北京市教委副主任刘晓明、北京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一级巡视员彭博、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副局长罗增刚、李德娟、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赵海东出席了开幕式。

第十五届北京中医药文化宣传周暨第十四届地坛中医药健康文化节开幕

  开幕式上,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刘俊彩为本届中医药文化节致辞,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局长屠志涛发表讲话并宣布文化节开幕。开幕式由北京电视台养生堂栏目主持人一玲主持。

第十五届北京中医药文化宣传周暨第十四届地坛中医药健康文化节开幕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局长屠志涛发表讲话

  本届文化节由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主办,北京民族医药文化研究促进会承办,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东城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北京市东城区体育局、北京市东城区园林绿化管理中心、中央民族大学、首都体育学院、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北京广播电视台《养生堂》栏目、大公网、北京中医药学会、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北京中医协会、北京针灸学会、北京中医药养生保健协会等单位协办。本届活动包含两大版块四大主题,即:1月15日至21日的文化周系列活动,1月17日至19日文化节开幕式及四大主题展览活动。本届活动,将在新春期间为首都百姓带来一场中医盛会,体验一场文化盛宴。

  中医药文化“四结合”贯穿文化周

  本届文化周和文化节活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服务首都功能、服务人民健康”为宗旨,以中医药文化元素为载体,以构建首都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格局、彰显首都十七区中医药文化底蕴特色、展示中医药事业创新发展成果为目标,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将中医药文化与红色文化、传统文化、健康文化、区域文化相结合,进一步扩大提升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影响。

  1月15日至21日,文化周精彩安排应接不暇,“2+1+2+2”(天)式主题活动,红色教育、线上观展、专家直播、健康义诊等内容贯穿七天文化周。包括 “中医药文化与红色文化结合日”,即“党史中的医药足迹”展览(为期2天);“名中医身边工程”健康宣教活动(为期1天);“中医治未病工程”专家直播(为期2天);中医药服务健康“三百”图文展(为期2天)。

  届时北京市内多个机关单位、市公立二级以上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疗机构,及外省多个直播会场、“永不落幕的地坛文化节”云展平台等将多地点多活动呼应、强势联动,点燃中医药文化传播推广的燎原之火,全面展现首都中医药事业发展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紧密交织。

  四大标志凸显中医药成就

  标志性成果、标志性服务、标志性转化、标志性传播构成了开幕式的四大篇章逐一呈现。作为首都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份“成绩单”,这些亮点从多维度投射出首都中医药卫生、经济、科技、文化、生态“五种资源”的活力与潜力,以及它们为首都社会经济发展所贡献的独特力量。

  “党史中的医药足迹”专题展是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把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史融入“四史”学习的创新举措。专题展第一部分在2021年建党百年期间展出后,民众关注热度高,收效良好;2022年,专家团队继续发掘整理首都中医药红色资源调查成果,完成了专题展第二部分,“党史中的医药足迹(1949年-1976年)”在开幕式正式发布。御医文化是北京古都文化中皇家文化的代表,北京中医药健康服务地图(御医传人篇)上新,内容包括15位清代御医的262名传人在北京市14个区的65处院址的执业信息,便于广大民众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御医传人就诊。除此之外,北京市中医药服务首都四个中心成果以及中俄首都系列健康合作项目启动倡议也作为标志性成果在开幕式上进行了展示。

第十五届北京中医药文化宣传周暨第十四届地坛中医药健康文化节开幕

  “党史中的医药足迹(1949年-1976年)”正式发布

  东城区中医医疗资源丰富,健康服务体系完善。东城区政府开拓创新,将中医药人才链、供应链、信息链及产业链深度融合,将中医药文化与城市建设文化深度融合,建设打造出东城区独特IP—“杏巷”工程,包括:“北新仓-东直门南小街-东四十条”片区、“美术馆后街”片区、“东单-金宝街-西总部”三大片区,他们将建设成各具特色的中医药产业集聚区,成为首都中医药标志性服务的典型。

  标志性转化中的中医药文旅资源转化,是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资源开发处处长张靖带来的8条中医药康养旅游线路;在中医药教育资源转化的环节中,北京市第十二中学、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等六所中小学校被授予“中医药文化素养试点基地”荣誉称号,他们和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思源实验学校、广西南宁市民族路小学教育集团五象校区等六所少数民族中小学现场举办了“中医药文化素养共同成长手拉手学校”启动仪式。标志性转化还体现在北京市民中医药文化素养的提升。由北京市中医药研究所副所长李萍公布的《北京地区公民健康中医药文化素养指数》2021年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市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为26.3%,居于全国前列。北京市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普及率93.0%、阅读率91.5%、信任率93.4%。北京市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的普及工作初显成效。

第十五届北京中医药文化宣传周暨第十四届地坛中医药健康文化节开幕

  六所中小学校被授予“中医药文化素养试点基地”荣誉称号

  北京电视台养生堂栏目深耕中医药文化领域,成为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北京声音;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外交学院等十余所高校的学生们表达了当代青年学子对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担当;现场播放了香港特别行政区驻北京办事处主任梁志仁、香港霍英东基金董事霍振宇、台湾妇女联合会主席何建华、澳门特别行政区驻京办事处主任梁洁芝、澳门科技大学药学院院长曾莉对举办地坛中医药健康文化节的祝福视频,在北京、香港、澳门、台湾四地学生们演唱的《本草歌》歌声中,以“四个标志”为主题的四大篇章圆满结束。

  开幕式期间,北京市17区卫生健康委员会领导以线上方式为首都市民送上新年问候,融合浓郁年味的中医药健康文化节更凸显贴近百姓生活,人民至上的主旋律。

  永不落幕的地坛文化节云展平台更精彩

  从1月17日起,第十五届北京中医药文化宣传周四大主题展,即“党史中的医药足迹(1921年-1976年)”,“经世传承的名医方笺”,“中医药服务健康‘三百’”以及“文化东城的杏巷芳华”在“永不落幕的地坛文化节”云展平台展览展出。展板主题色彩鲜明、内容丰富多样,成为装点中医药文化传播氛围的彩色风景线。接下来三天的“中医药传统文化年味儿日”、“民族医药文化宣传日”、“十大中医药健康文化暨康养旅游线路体验日”主题直播也可在云展平台上获取相关信息。

  地坛中医药健康文化节作为首都大型品牌文化活动,始终以“创意、创新、创造”为驱动力,不断推陈出新;始终以服务百姓健康为核心,为首都居民健康生活营造了中医药文化浸润的氛围,提高了文化自觉、增强了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并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力量。(林佳欣)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疆伊宁六星街:打造文旅融合新亮点

  • 全球南方媒体智库高端论坛与会代表继续在云南参访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9月9日10时0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09 11:03
在中药房里,有这样一些“扫地僧”——它们价格低廉,常被忽视,却有着出人意料的疗效。
2025-09-09 10:15
近日,河南一名女童出现咳嗽、呕吐、嗜睡等症状,被家人误判为普通感冒,不料竟是暴发性心肌炎,且病情发展极为迅速,在转院治疗途中不幸离世。程翔提醒,当身体发出以下信号时,一定要引起重视,警惕并排查暴发性心肌炎:  一是胸痛、胸闷、气短。
2025-09-09 10:14
随着关键研发方向不断取得新突破,通用智能体在多任务处理方面,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完成度也会更高。
2025-09-09 10:10
2025年柏林国际消费电子展5日至9日在德国柏林举行,共吸引全球约1900家展商参展。
2025-09-09 10:01
在嘎鲁图镇呼和陶勒盖嘎查“三北”工程作业现场,开沟种植一体机在沙地上开垦出一道道沟,种下一排排柠条。”
2025-09-08 09:48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率已从2012年的53.1%提高到2024年的67%,城镇常住人口达9.44亿,城市已成为承载亿万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载体。
2025-09-08 09:41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9月8日公布《关于实施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有关事项的公告》。
2025-09-08 09:38
面向“十五五”,政策导向应注重发展与治理并重,加快形成结构合理、规则清晰、响应高效的智能消费治理体系,护航“人工智能+消费”高质量发展。
2025-09-08 09:33
7日0时34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08 09:32
植物在漫长的适应性进化过程中,催生出丰富多元的物种谱系。9月2日,《细胞》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宁国贵团队的一项研究成果,该研究揭示了月季香气基因起源的新机制。
2025-09-05 10:06
今年8月,中央网信办、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的通知》,为医疗科普立了“规矩”。
2025-09-05 10:02
数字经济时代,算力是如同水、电一样重要的基础资源。我国算力发展情况如何?未来着力点在哪儿?
2025-09-05 09:54
算法技术的赋能强化了传统意识形态风险,算法的自我进化制造了意识形态黑箱,要求我们积极探索和优化治理智能算法技术意识形态风险的新路径。
2025-09-05 09:48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孙道远教授、毛竹教授团队联合国外学者在行星科学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该研究首次在地球以外的行星中确认了固态内核的存在。
2025-09-05 09:41
据世界气象组织2日发布的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最新通报,拉尼娜现象有可能从今年9月起回归并影响未来数月的全球天气和气候状况。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而厄尔尼诺现象则是指太平洋赤道海域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升温的现象。
2025-09-04 09:47
这种说法缺乏科学依据。
2025-09-04 09:44
正确掌握储存技巧和使用习惯,才能发挥冰箱的功能,保障家人饮食健康。
2025-09-04 09:39
这不是惊悚小说,也不是玄幻剧,而是世代生活在海边的人们,和海洋巨兽的别样相遇——这是鲸和海豚的骨头。从意外搁浅偶然获得,到渔业生产相对频繁打捞,闽南的“新鱼骨庙”(阴庙)呈现出和历史上的鱼骨庙截然不同的样貌。
2025-09-04 09:37
9月3日,某潜艇支队某艇员队组织收看阅兵仪式直播,铿锵有力的步伐、全新亮相的装备、转型跨越的成就,让他们动容,更让他们振奋。南昌舰的入列,标志着海军驱逐舰实现由第三代向第四代的跨越,首次突破万吨级设计,在航母编队体系作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5-09-04 09: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