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中医的辨病辨证论治与哲学的抽象逻辑思维
首页> 学术 > 正文

中医的辨病辨证论治与哲学的抽象逻辑思维

来源:光明网2024-11-25 13:22

  中医记载“病”和“辨病”由来已久。殷墟甲骨文就有记载疟、疥、蛊、龋等20余种病;西周《山海经》就有瘿、痔等23种固定病名;《五十二病方》载医方 280多个;武威汉墓木简《治百病方》,记载了治病的医方30多个。《内经》中辨病论治的理论很系统,尤其是《伤寒杂病论》,则将辨病论治与辨证相合,阐述外感病与内伤杂病的诊断与治疗,创立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典范。仲景书中多以“辨××病脉证并治”作为标题,后世的“辨证论治”由此而来。实际上 ,这就是中医的思维方法。张仲景指出,这种方法“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辨病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包含了辨病辨证和论治的整个过程。‌

  这个过程强调个体化、具象化,‌世界上每个人的基因、体质不同;每个人的每种疾病病因、‌病机、病情也有所不同,‌所以,施治方案必须因人而异,‌并随着病情的变化动态调整。‌这就是“适时而变”,(西汉·《盐铁论》)“顺势而为”。(秦·《吕氏春秋》)(此处“势”,可理解为“变化”),也就是西方哲学说的“万物流变”,(希腊·赫拉克利特)。实际上,这也就是中国中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中医理、‌法、‌方、‌药运用于临床的整个过程。

  著名中医学家任应秋先生说:“千百年来,祖国医学之所以能在临床实践中屡建奇功,核心奥秘便在于辨证论治这一体系的巍峨构建。”

  任先生还说:“辨证论治,犹如中医临床的指南针,无论是张仲景《伤寒论》的深邃,还是《金匮要略》的广博,皆以‘病脉证并治’为纲,彰显其不可或缺之地位。”

  秦伯未先生也说过:“辨证论治”是中医诊疗的“核心规律”。

  人体的任何一种疾病,往往都具有其特异的邪正交争、阴阳失调的症状和证候。

  各种疾病的“病”和“证”,既有区别,又密切相关。二者结合,既能识病,又能辨证,可以把握疾病的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结合不同疾病在某些阶段所表现的共同证候,这样才能认识全面,达到“洞悉”和“洞察”。

  辨病辨证论治,作为中医学独有的璀璨瑰宝,精髓深远而独特,它远远超越了简单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对症治疗范畴。病辨、证辨相合,可以在错综复杂的病理表象中,抽丝剥茧,寻得疾病的本质,从而达到整体思维,宏观把握事物、疾病各个方面,体现出的是哲学整体观的基本特点。

  辨病辨证论治的思想基础是辩证思维。这种思想的基础,体现在哲学理念方面就是世间万物之间是互相联系的,互相影响的,要求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时,以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辩证思维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是一种思维反映,充满着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的哲学认识。而一切事物、疾病表现,都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都不能孤立地看待。只有全面、系统地认识它们之间相互关系,才能找到正确认识和途径,得出正确结论。

  哲学的本质是对问题的深度思考。哲学的抽象思维,是一种思维方式,它超越了具体形象和直接经验,通过分析综合,将复杂的感受认识,简化为更基本、更本质、更条理化的要素,这样就容易实现对事物的深刻理解和把握。

  抽象思维,需要有一定的概括能力,能够分析出事物的共同特征。就中医来说,不仅仅靠人体疾病的症候表现来了解病情,而是通过推理和判断来认识、辨析疾病的本质。也就是说,在‌对疾病的辨病辨证论治过程中,遵循一定的规律,通过归纳的方法,进行推理,能找出必然或者大致上的规律,了解疾病预后和走向。

  古今中外许多哲学家们的思考方式往往都是抽象的。

  公元前384年,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西方出现了亚里士多德,中国出现了“孔子”,两人年代接近,作用、影响都相当巨大。

  亚里士多德用形而上学方法,设法通过抽象概念的运用,去探求事物之间的联系;中国的孔子用儒家的道德理念‌;公孙龙的指称论、坚白论;医学家的阴阳相辨,五行生克和‌脏腑、经络认识等,都体现了对人体生命活动、疾病现象的抽象思维。 尤其是中医的阴阳辨证,可以说是最能体现抽象思维的一个方面。明代张介宾在《景岳全书·传忠录》说:“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阴阳无谬,治焉有差?医道虽繁,而可以一言蔽之者,曰阴阳而已。”这就是用对立制约、依存互根、消长转化、动态平衡的抽象思维,揭示了同一思想的内在差异,从而把握不同思想的相互联系。这一点,非常充分地说明中医概念、推理形式具有浓厚辩证色彩,也具有明显的辨证特质。

  逻辑思维,源于希腊语“logos”,意思是“秩序、规律、理性和言辞”。在中文中主要意思是

  指客观事物的规律和正确、合理的思考能力。

  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有同有异。利用逻辑思维方法,对事物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这样,认识容易达到更加全面和深刻。

  中医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因此,综合考虑患者的全身症状,而非仅仅关注某一局部病变,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收集患者的症状信息,然后运用八纲辨证、六经辨证等方法,分析病因、病性、病位和病势,可以“感悟”到,揭示出疾病的本质。“感悟”是思考的结果,而思考依赖的是“抽象了的东西”,通过因果推理,可以更清晰地理解疾病的根源,从而找到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譬如说血瘀症。唐宗海说,气不动,血不动,血瘀则至。这就是血瘀证的因果推理。《金匮》上说:“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内经》上说:“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被周恩来总理盛赞过的“最懂辩证法的医生”,著名中医学家蒲辅周先生曾治一73岁类中风的老干部,高血压,冠心病,脉像沉迟散乱,体丰面红,蒲老一看,便谓:“肝肾阴虚,真阳浮越”“慎防肝风”明确提出防范意见。这些中医治则诊断和治法的安排,都有因果推论,逻辑思维的很大成分。

  逻辑思维是很重要的思维工具,现在的计算机技术,重要基础就是逻辑学。

  逻辑思维很重视‌类比推理‌。类比推理最大的优势是借鉴已有的解决方案,比如将一个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应用到另一个类似的思维方式。类比推理确实能够启发临证思维,从已有的,前人抑或他人的解决方案中获取灵感,从而更有效地应对临床的问题。同时,类比推理不仅能够帮助我们避免重复他人的错误,还能提供有价值的创新思路。譬如学习《伤寒论》,仲景原书113方,清朝徐灵胎《伤寒论类方》,把所有方归纳为十二类,一类统数方,分出桂枝汤类、柴胡汤类,按照逻辑思维的方法,只掌握这些大的类别,便可驭领仲景全书。

  中医常将人体疾病的症状与自然界中的现象进行类比,如六淫、脏腑、‌药物、功效、形状、颜色和治疗方法的类比,这些方法都有助于探索和论证人体生命活动的规律。

  临床上学习和研究前辈或历史上的名医经验、方药,借鉴,改造和为今所用,通过比较不同的相似点,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容易帮助找到解决现实问题的新思路、新方药、新路径。

  逻辑思维还能够启发遇到问题时有序思维。有序思维不仅仅是按步骤解决问题,更是要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条分缕析地分析每个步骤的关联,确保思路清晰、严谨。通过有序思维,可以避免在处理问题时的混乱和不确定性,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和准确性。

  中医在理、法、方、药的实施步骤中,很提倡有序思维,这样,治疗、辨证则会达到有条不紊、井然有序。

  逻辑思维带来的另一重要启示是看问题,尤其是在临床处理和认识疾病要从多视角思维。多视角思维要求不同角度来思考问题,避免陷入固有的思维模式,从而发现更多的解决方案。

  通过多视角、更深度的思维,用开阔视角观察问题,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把握,可以找到更全面的解决方案。科学家施一公说:“严密的逻辑,往往是批判的根本”。逻辑思维,对于探索更广阔的学术领域,有助提高解决问题的创新性和全面性。‌

  临床工作学习逻辑思维,还可以帮助‌提高诊断准确性‌,帮助系统地收集患者症状、体征,进行准确推理和判断,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优化治疗方案‌,权衡各种治疗方法利弊,有利于选择最合适的治疗路径。

  学习抽象思维和掌握一定程度的逻辑思维,对于从更深层次,更高程度认识中医的精邃 ,增强中医的哲学精神,总结和提高科研能力,提升学术发展诸方面都会带来一定的促进,应予重视。

  作者:卢祥之(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杜惠芳(北京弘医堂中医院)

[ 责编:武玥彤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出席2025年上合峰会国际贵宾欢迎宴会

  • 习近平主持“上海合作组织+”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记者近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围绕《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相关部门将制定出台一系列配套文件。具体来看,一方面将围绕《意见》提出的6大行动若干重点行业领域,分别制定“人工智能+”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各行业目标任务、重点方向和工作举措。
2025-09-01 09:56
8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大力发展智能农机、农业无人机、农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提高农业生产和加工工具的智能感知、决策、控制、作业等能力,强化农机农具平台化、智能化管理。
2025-09-01 09:55
生产车间里,抽气泵凹槽上蒸汽弥漫,极细的金属导体经过氯化液处理,三次涂漆后,再附上绝缘漆膜,最终制成直径仅0.012毫米的成品电磁线。 银西产业园甘肃康视达隐形眼镜有限公司的厂房内,智能化生产线高效运转,无人搬运车有序穿梭,整个流程高度自动化。
2025-09-01 09:53
江南大学是一所以轻工特色见长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发酵工程学科凭借深厚的学科积淀和前瞻性布局,成功跻身国家“A+”学科行列。学校与发酵行业龙头企业共建16个联合研究中心,聘请16名教授级高工和国家级科创人才担任工程技术导师,推动研究生深入产业一线。
2025-09-01 09:52
在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山东赛区比赛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参赛队共荣获10项金奖、1项银奖。 山东省特种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是山东省焊接领域唯一的重点实验室,突出在特种环境、特种材料以及特种结构方面的焊接技术及装备制造研究。
2025-09-01 09:51
当前,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AI)正从“辅助工具”跃升为驱动社会变革的核心引擎。
2025-08-29 09:40
中国科幻完成了从文学、影视到互动娱乐的全产业链突破,步入业态融合与创新驱动的关键阶段。科幻阅读作为科幻产业链上游的基础产业,需率先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
2025-08-29 09:38
作为太阳系中目前已知唯一拥有生命的天体,地球宜居性的形成与演化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核心议题。
2025-08-29 09:35
国家气候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28日,华北雨季已持续55天,较常年雨季长度(30天)明显偏长。截至8月25日,华北雨季监测区累计雨量较雨季常年值偏多131%。
2025-08-29 09:18
8月29日是七夕节,在古代神话中,牛郎和织女因为被天上的银河隔开,只有在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才能通过鹊桥相会。那么,银河到底有多宽?
2025-08-29 09:17
浙江大学物理学院王浩华团队、杭州国际科创中心郭秋江超导量子计算团队联合清华大学邓东灵团队,在百比特超导量子芯片上观测到,“预热化”机制能有效抵御热激发扰动,使有限温度下的拓扑边缘态展现出了足够的稳定性,为保护脆弱的量子信息提供了新可能。
2025-08-28 09:47
6G时代,无论在城市楼群还是偏远山区,都需要数据的高速传输和快速接入,但基于纯电子技术的传统无线设备带宽受限、频段单一,难以动态调度频谱资源。
2025-08-28 09:47
8月26日,《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发布。为何要出台这份文件?这份文件重点说了些什么?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参与文件起草的专家。
2025-08-28 09:45
从“人工智能+”发展进展来看,朱克力认为,在政策层面,形成了举国体制,算力基础设施、数据供给、人才体系等基础支撑全面强化。
2025-08-28 09:37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鼓励卫星通信在工业、农业、交通、能源、城市治理等各行业各领域创新应用。
2025-08-28 09:35
8月26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高质量发展成就。
2025-08-27 09:36
王蜜所在团队养蜗牛的装置和她用指甲油给蜗牛壳做的标记(首次发表,非授权禁止转载)。在中科院地球环境所,针对蜗牛壳体季节尺度研究,副所长晏宏提出的理念是,用空间换时间。
2025-08-27 09:47
8月8日至12日,第十届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举行。”  近年来,更多养老机器人在家中、社区及养老机构落地应用,从桌面式机器人、轮式底盘型机器人到人形机器人,“人机共栖”的智慧养老图景正加速照进现实。
2025-08-27 09:45
作为海洋生物医药研发的特色方向,海洋中药尚不能满足中医药产业发展需求,其开发和利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在产业转化环节,郑明月指出,应借鉴“算法开发—标靶确证—临床转化”范式,构建海洋天然产物专属数据库和AI工具。
2025-08-27 09:45
一项近日发表于《应用生理学、营养学与代谢》的研究发现,摄入动物蛋白质食物与更高的死亡风险无关,甚至可能降低与癌症相关的死亡率。论文第一兼通讯作者、加拿大营养策略公司负责人Yanni Papanikolaou表示,“综合这类观察数据与临床研究,很明显,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均有益于健康长寿。
2025-08-27 09:4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