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中医的辨病辨证论治与哲学的抽象逻辑思维
首页> 学术 > 正文

中医的辨病辨证论治与哲学的抽象逻辑思维

来源:光明网2024-11-25 13:22

  中医记载“病”和“辨病”由来已久。殷墟甲骨文就有记载疟、疥、蛊、龋等20余种病;西周《山海经》就有瘿、痔等23种固定病名;《五十二病方》载医方 280多个;武威汉墓木简《治百病方》,记载了治病的医方30多个。《内经》中辨病论治的理论很系统,尤其是《伤寒杂病论》,则将辨病论治与辨证相合,阐述外感病与内伤杂病的诊断与治疗,创立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典范。仲景书中多以“辨××病脉证并治”作为标题,后世的“辨证论治”由此而来。实际上 ,这就是中医的思维方法。张仲景指出,这种方法“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辨病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包含了辨病辨证和论治的整个过程。‌

  这个过程强调个体化、具象化,‌世界上每个人的基因、体质不同;每个人的每种疾病病因、‌病机、病情也有所不同,‌所以,施治方案必须因人而异,‌并随着病情的变化动态调整。‌这就是“适时而变”,(西汉·《盐铁论》)“顺势而为”。(秦·《吕氏春秋》)(此处“势”,可理解为“变化”),也就是西方哲学说的“万物流变”,(希腊·赫拉克利特)。实际上,这也就是中国中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中医理、‌法、‌方、‌药运用于临床的整个过程。

  著名中医学家任应秋先生说:“千百年来,祖国医学之所以能在临床实践中屡建奇功,核心奥秘便在于辨证论治这一体系的巍峨构建。”

  任先生还说:“辨证论治,犹如中医临床的指南针,无论是张仲景《伤寒论》的深邃,还是《金匮要略》的广博,皆以‘病脉证并治’为纲,彰显其不可或缺之地位。”

  秦伯未先生也说过:“辨证论治”是中医诊疗的“核心规律”。

  人体的任何一种疾病,往往都具有其特异的邪正交争、阴阳失调的症状和证候。

  各种疾病的“病”和“证”,既有区别,又密切相关。二者结合,既能识病,又能辨证,可以把握疾病的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结合不同疾病在某些阶段所表现的共同证候,这样才能认识全面,达到“洞悉”和“洞察”。

  辨病辨证论治,作为中医学独有的璀璨瑰宝,精髓深远而独特,它远远超越了简单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对症治疗范畴。病辨、证辨相合,可以在错综复杂的病理表象中,抽丝剥茧,寻得疾病的本质,从而达到整体思维,宏观把握事物、疾病各个方面,体现出的是哲学整体观的基本特点。

  辨病辨证论治的思想基础是辩证思维。这种思想的基础,体现在哲学理念方面就是世间万物之间是互相联系的,互相影响的,要求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时,以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辩证思维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是一种思维反映,充满着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的哲学认识。而一切事物、疾病表现,都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都不能孤立地看待。只有全面、系统地认识它们之间相互关系,才能找到正确认识和途径,得出正确结论。

  哲学的本质是对问题的深度思考。哲学的抽象思维,是一种思维方式,它超越了具体形象和直接经验,通过分析综合,将复杂的感受认识,简化为更基本、更本质、更条理化的要素,这样就容易实现对事物的深刻理解和把握。

  抽象思维,需要有一定的概括能力,能够分析出事物的共同特征。就中医来说,不仅仅靠人体疾病的症候表现来了解病情,而是通过推理和判断来认识、辨析疾病的本质。也就是说,在‌对疾病的辨病辨证论治过程中,遵循一定的规律,通过归纳的方法,进行推理,能找出必然或者大致上的规律,了解疾病预后和走向。

  古今中外许多哲学家们的思考方式往往都是抽象的。

  公元前384年,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西方出现了亚里士多德,中国出现了“孔子”,两人年代接近,作用、影响都相当巨大。

  亚里士多德用形而上学方法,设法通过抽象概念的运用,去探求事物之间的联系;中国的孔子用儒家的道德理念‌;公孙龙的指称论、坚白论;医学家的阴阳相辨,五行生克和‌脏腑、经络认识等,都体现了对人体生命活动、疾病现象的抽象思维。 尤其是中医的阴阳辨证,可以说是最能体现抽象思维的一个方面。明代张介宾在《景岳全书·传忠录》说:“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阴阳无谬,治焉有差?医道虽繁,而可以一言蔽之者,曰阴阳而已。”这就是用对立制约、依存互根、消长转化、动态平衡的抽象思维,揭示了同一思想的内在差异,从而把握不同思想的相互联系。这一点,非常充分地说明中医概念、推理形式具有浓厚辩证色彩,也具有明显的辨证特质。

  逻辑思维,源于希腊语“logos”,意思是“秩序、规律、理性和言辞”。在中文中主要意思是

  指客观事物的规律和正确、合理的思考能力。

  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有同有异。利用逻辑思维方法,对事物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这样,认识容易达到更加全面和深刻。

  中医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因此,综合考虑患者的全身症状,而非仅仅关注某一局部病变,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收集患者的症状信息,然后运用八纲辨证、六经辨证等方法,分析病因、病性、病位和病势,可以“感悟”到,揭示出疾病的本质。“感悟”是思考的结果,而思考依赖的是“抽象了的东西”,通过因果推理,可以更清晰地理解疾病的根源,从而找到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譬如说血瘀症。唐宗海说,气不动,血不动,血瘀则至。这就是血瘀证的因果推理。《金匮》上说:“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内经》上说:“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被周恩来总理盛赞过的“最懂辩证法的医生”,著名中医学家蒲辅周先生曾治一73岁类中风的老干部,高血压,冠心病,脉像沉迟散乱,体丰面红,蒲老一看,便谓:“肝肾阴虚,真阳浮越”“慎防肝风”明确提出防范意见。这些中医治则诊断和治法的安排,都有因果推论,逻辑思维的很大成分。

  逻辑思维是很重要的思维工具,现在的计算机技术,重要基础就是逻辑学。

  逻辑思维很重视‌类比推理‌。类比推理最大的优势是借鉴已有的解决方案,比如将一个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应用到另一个类似的思维方式。类比推理确实能够启发临证思维,从已有的,前人抑或他人的解决方案中获取灵感,从而更有效地应对临床的问题。同时,类比推理不仅能够帮助我们避免重复他人的错误,还能提供有价值的创新思路。譬如学习《伤寒论》,仲景原书113方,清朝徐灵胎《伤寒论类方》,把所有方归纳为十二类,一类统数方,分出桂枝汤类、柴胡汤类,按照逻辑思维的方法,只掌握这些大的类别,便可驭领仲景全书。

  中医常将人体疾病的症状与自然界中的现象进行类比,如六淫、脏腑、‌药物、功效、形状、颜色和治疗方法的类比,这些方法都有助于探索和论证人体生命活动的规律。

  临床上学习和研究前辈或历史上的名医经验、方药,借鉴,改造和为今所用,通过比较不同的相似点,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容易帮助找到解决现实问题的新思路、新方药、新路径。

  逻辑思维还能够启发遇到问题时有序思维。有序思维不仅仅是按步骤解决问题,更是要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条分缕析地分析每个步骤的关联,确保思路清晰、严谨。通过有序思维,可以避免在处理问题时的混乱和不确定性,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和准确性。

  中医在理、法、方、药的实施步骤中,很提倡有序思维,这样,治疗、辨证则会达到有条不紊、井然有序。

  逻辑思维带来的另一重要启示是看问题,尤其是在临床处理和认识疾病要从多视角思维。多视角思维要求不同角度来思考问题,避免陷入固有的思维模式,从而发现更多的解决方案。

  通过多视角、更深度的思维,用开阔视角观察问题,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把握,可以找到更全面的解决方案。科学家施一公说:“严密的逻辑,往往是批判的根本”。逻辑思维,对于探索更广阔的学术领域,有助提高解决问题的创新性和全面性。‌

  临床工作学习逻辑思维,还可以帮助‌提高诊断准确性‌,帮助系统地收集患者症状、体征,进行准确推理和判断,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优化治疗方案‌,权衡各种治疗方法利弊,有利于选择最合适的治疗路径。

  学习抽象思维和掌握一定程度的逻辑思维,对于从更深层次,更高程度认识中医的精邃 ,增强中医的哲学精神,总结和提高科研能力,提升学术发展诸方面都会带来一定的促进,应予重视。

  作者:卢祥之(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杜惠芳(北京弘医堂中医院)

[ 责编:武玥彤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甘肃金塔:避险搬迁暖民心

  • 四川夹金山雪后风景如画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2月2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该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其中规定,每年9月为全国科普月。
2024-12-26 09:37
从古至今,工程使技术和科学发挥生产力的功能,反映国家或组织机构的科技水平、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
2024-12-26 09:31
激光器广泛应用于通信、医学成像与手术、消费电子等领域,它深刻改变了大众的生活。
2024-12-26 09:30
国家统计局2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棉花播种面积4257.4万亩,比上年增加75.2万亩,增长1.8%;单产144.8公斤/亩,比上年增加10.4公斤/亩,增长7.8%;产量616.4万吨,比上年增加54.6万吨,增长9.7%。
2024-12-26 09:19
日前,福州大学化学学院学生吴一迪及其团队的项目在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得一等奖和全国特等奖。
2024-12-26 09:18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12月25日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扩充至8章60条,聚焦科普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完善体制机制,主要包括明确科普的总体要求和目标方向、强化科普社会责任、促进科普活动、加强科普队伍建设、强化保障措施等内容。
2024-12-25 09:23
在中山站区的西南高地上,远远地能看到冰面上有一个绿色的半球形建筑。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中山站越冬队队员张方根:前面这里有一个淡水湖,相当于是雪水融化的,形成了一个淡水湖,常年都有。
2024-12-25 09:23
目前还没有预防诺如病毒感染的疫苗,搞好个人卫生、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是预防的关键。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管理处研究员常昭瑞:“如果家中有急性胃肠炎病例出现的时候,定时地要对家庭中接触频繁的部位,比如说门把手卫生间等进行定时的消毒。
2024-12-25 09:23
由中国科协推荐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永官以高票当选会员事务副主席,任期为2025-2028年。
2024-12-25 09:13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两弹一星”精神这十六个字,正映射着朱光亚的一生。
2024-12-25 09:11
据《自然》报道,经过数月攀爬,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毅力”号火星车终于到达了一个火星陨石坑的边缘。
2024-12-24 09:59
浙江大学医学院教授马欢团队围绕大脑生物能量神经可塑性调控与认知衰老开展了研究,发现在学习记忆或者人工诱导的神经活动下,神经元突触附近的线粒体基因转录显著增加,促进大脑能量供给。
2024-12-24 09:58
2024年,中国科技界捷报频传,大国重器亮点纷呈,科技成果竞相涌现。一项项科技成果,不仅标注着科技发展的中国高度,也为全球科技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2024-12-24 09:57
凤凰山脚下,由十多栋楼房组成的深圳先进电子材料国际创新研究院安静整洁,完全看不出这里曾是繁忙的工业厂房。隔着厚厚的玻璃,张国平告诉记者:“那台不锈钢反应釜正在进行临时键合材料工程化放大试验。
2024-12-24 09:48
放眼全国,各地积极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推动力、支撑力。
2024-12-24 09:46
“这些可降解植入的‘骨头’,都是微细粉末颗粒通过3D打印制造出来的。”熊仕显介绍,该研究院拥有澳大利亚两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余艾冰,中国科学院院士郭烈锦,以及帅词俊、赵宝军、陈斌等国家级人才。
2024-12-23 10:22
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以下简称“草案二审稿”)12月21日上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二审稿规定,“科学技术人员和教师应当发挥自身优势和专长,积极参与和支持科普活动”。
2024-12-23 10:22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研究员黄万波日前介绍,经过1985年至2024年的五轮系统发掘,研究人员已从巫山龙骨坡遗址采集到118种哺乳动物化石和超过2000件石制品。最近的古地磁测年结果表明,这些化石和石制品形成时间为距今200万至250万年,其中超过一半的哺乳动物化石为上新世至早更新世的属种。
2024-12-23 03:55
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以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2024-12-23 03:55
还没到腊月,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吴家店镇包畈村村民陈亚舫已开始忙着订年猪。
2024-12-23 03: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