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一紧张就肚子疼,一吃刺激性食物就拉肚子,你是否有这种困扰?这可能是一种功能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在作怪。
什么是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以肠道功能紊乱为核心特征的非器质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痛、腹胀伴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形态改变,病程常持续6个月以上。IBS全球患病率高达11.2%,我国人群患病率介于5%~10%,女性发病率显著高于男性,以中青年为主,发病年龄多见于20-50岁。其发病涉及多重因素,包括脑-肠轴调控异常、内脏高敏感性、肠道菌群失衡及心理应激等,且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图片由AI生成
肠易激综合征如何分类?
根据粪便性状的不同,临床中将肠易激综合征分为4种类型:
便秘型(IBS-C):≥¼的排便是坚果状或干硬麻花状的1型或2型粪便,且<¼的排便是蓬松块状或水状的6型或7型粪便;
腹泻型(IBS-D):≥¼的排便是蓬松块状或水状的6型或7型粪便,且<¼的排便是坚果状或干硬麻花状的1型或2型粪便;
混合型(IBS-M):≥¼的排便是坚果状或干硬麻花状的1型或2型粪便,且≥¼的排便是蓬松块状或水状的6型或7型粪便;
不定型(IBS-U):症状符合肠易激综合征诊断,但粪便性状不符合以上3种亚型;
其中IBS-D最为常见,约占患有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¾。
怎么判断是否得了肠易激综合征?
大家可以自我判断,是否存在以下症状:
反复发作的腹痛,近3个月内平均发作至少每周1日,伴有以下2项或2项以上:
1.腹痛与排便相关,排便后症状可缓解;
2.排便频率改变:每天排便多于3次或每周排便少于3次;
3.粪便外观改变:排稀便、水样便,或干硬便、羊粪样便。
上述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符合以上诊断标准。
医生通常根据病人的个人描述及便常规、便隐血试验、血尿常规、结肠镜等排除性检查进行诊断。
为什么会得肠易激综合征?
1. 饮食不当:过量摄入生冷、辛辣食物、乳制品、小麦、咖啡因、水果、蔬菜和果汁等,均可能会加重或引起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
2. 情绪波动:压力、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或过度疲劳,均可影响肠道功能;
3. 药物刺激:滥用药物造成肠胃菌群失调,肠道微生态遭到破坏;
4. 肠道感染: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急性肠胃炎等肠道感染史。
如何进行自我调护?
一、饮食调整
1.保持健康饮食,确保饮食规律,避免暴饮暴食,减少高脂肪及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如咖啡、浓茶、酒精等,以减少对肠道的刺激。
2. 出现腹泻的患者应注意易消化、低脂肪、高蛋白食物的摄入。
3. 出现腹胀的患者,应减少甚至避免摄入产气食物,如:麦麸、豆类、洋葱、胡萝卜等,以免加重腹胀。
4. 出现便秘的患者,可多吃膳食纤维高的食物,如:芹菜、菠菜、油菜等,可有助于软化大便、促进粪便排出。
5. 提倡摄入低FOMDPs食物。
二、情绪管理
1.保持规律的作息,确保充足的睡眠,准备好充沛的精力。
2.运动健身,运动可以让人烦躁的心情平静下来达到稳定情绪的作用。
3.学会表达情绪,避免情绪压抑。
4.必要时可以寻求心理辅导,与专业心理治疗师交流,帮助调整情绪状态。
针灸能治疗吗?
针灸是中华民族的瑰宝,2002年WHO报告了针灸的107种适应症,肠易激综合征就是其中一种。针灸治疗IBS具有早期起效迅速、远期疗效稳定、形神合一、心神共治、不良反应少的优点,可有效缓解患者腹痛困扰、改善排便频率和性状以及舒缓患者情绪。
01针刺
针刺疗法用于胃肠病的治疗在中国已有上千年的实践历史,因其操作简单、不良反应少等特点,日益成为胃肠病患者的治疗选择。肠易激综合征病位在肠,属六腑病之肠腑病,《难经》言“五脏募皆在阴,而俞在阳者,何谓也?然,阴病行阳,阳病行阴,故令募在阴”;《素问》也提到:“荥输治外经,合治内府”,由此可见,针刺治疗可以调节肠腑功能,缓解腹痛、腹泻、便秘等症状。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大部分症状显著的病患都有精神心理障碍,同时心理问题和外在症状之间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针刺治疗时,宜适当加用治神穴位来调节患者精神心理障碍,从而达到“形神共治”。
02艾灸
艾灸疗法通过温热效应刺激体内经络,具有“温热”“温通”与“温补”三重功效。《医学入门·针灸·灸法》中提到:“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阳也;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气之复温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艾灸通过疏通经络、温补脾阳,能够有效调节胃肠功能,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作者: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针灸科 副主任医师 李华
策划:李欣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