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首页> 新闻 > 正文

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来源:人民日报2022-01-13 09:4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图为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万合镇中药材加工厂,员工正在晾晒黄栀子。

  邓和平摄(人民视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医药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为新时代中医药振兴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党中央、国务院对新时代中医药工作作出战略部署和顶层设计,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出台《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印发《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中医药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局面。

  如何充分发挥中医药资源的独特优势,进一步激发和释放中医药的功能和价值,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取得新进展、新成效?日前,全国政协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邀请部分全国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围绕“加大中医药资源的发掘和保护”协商议政,为中医药发展建言献策、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秉持科学,守正创新

  当前,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不少挑战。委员、专家们认为,为中医药发展提供更加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为其注入创新活力尤为迫切。

  “中医药临床优势显著,但科学研究薄弱,科学表达面临很大困难,临床疗效‘说不清’、作用机理‘讲不明’,导致中医药科学性备受质疑。”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卢传坚委员说,中医药研究投入亟须加强,亟须引进现代科学技术。她认为,中医药原创资源丰富,资源存量庞大,但科学研究投入欠缺,原创优势难以彰显。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经费中,西医和中医投入比例悬殊,全国目前尚无中医领域学科类国家重点实验室。

  “建议以原创性、基础性、前沿性研究为抓手,聚集优势资源集中攻关,力争理论源头取得重大突破。”卢传坚建议,应面向中医药原创基础理论设立专项,推动中医药原始创新;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加强中医药科研平台的建设力度,提高重大科技项目对中医药研究投入的占比。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医药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和团队研制出的中药新药“宣肺败毒颗粒”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临床筛选出的有效方剂“三药三方”之一。此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张伯礼院士也来到现场。他认为,要坚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强化问题导向,不断引进现代科学技术为我所用,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的作用原理;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强化临床实证和作用机制研究,推进中医药科技创新。“特别是国家应该设立中医药科技重大专项,鼓励多学科交叉,联合研究,用现代科学来解读中医药,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张伯礼说。

  “当前,中医药科技支撑能力和外向型人才还不能满足对外交流合作需求。”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校长陈红专委员认为,“中医药应加快‘走出去’步伐,建议开展中医药国际大科学计划,以国际上大家非常认同的针灸作为大科学计划的先导项目,产生更多国际公认的针灸临床疗效证据。”他还建议,要用现代的交叉科学技术诠释针灸防病治病的科学内涵,解释穴位经络的科学道理;同时加强中医药标准的制定,推动国际合作能力建设。

  挖掘瑰宝,传承精华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和瑰宝。委员、专家们认为,必须做好中医药资源的发掘、保护和传承工作,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医药炮制技艺是中国传统医药的关键制备和提取手段,是中医临床用药的必备程序。2006年,中药炮制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当前,一些优秀的传统炮制技艺面临着后继乏术、后继乏人的困境。必须加快推进中医药炮制技艺传承和人才培养进程。”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部主任张洪春委员建议,加大创新发展中药炮制技艺的支持力度,将中药炮制技艺与理论的研究列入国家科研重点项目,积极推进炮制装备的现代化与信息化;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把传统“师徒传承”模式融入现有教育体系,开设“炮制老专家传承工作室”,为经验传承提供平台;推进校企合作、职业教育,让经验丰富的行业专家参与“订单式”人才培养,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

  中医药古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医药传承创新的源头活水和丰富宝藏。“当前,古籍资源底数不清,珍贵文献缺乏系统的整理,大量古籍文献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和充分利用,专业人才奇缺。”全国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王国强建议,应加快《中华医藏》的编撰出版,开展海内外中医药古籍资源的普查,加强出土医药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工作,实施中医药古籍数字化重大工程,建立中医药古籍数字资源库。此外,还要加快培养中医药古籍文献保护研究和开发利用的专业队伍、创新团队和复合型人才。

  传统中医药中,优质的道地中药材是关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院长马忠明委员认为,只有建立健全种子种苗繁育体系,保证中药材质量,才能使中医药在健康养生、治病救人中发挥独特优势,进而促进中医药的产业化、现代化。他建议,应加快中药材种子资源保存、评价和利用,加快制定中药材种子种苗管理条例或办法,建立国家中药材种子种苗质量区域检测与评定中心,建立质量追溯体系,保证种子种苗质量。

  人参是最具代表性的传统道地药材,在中医药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秦海涛委员建议,道地人参药材要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应强化人参全产业链标准化建设,加强科技创新支撑和新技术应用,让科技势能转化为产业动能。

  完善制度,强化管理

  委员、专家们认为,推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亟须改革完善相关评审机制,强化中药资源保护和生产管理。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马建中委员认为,中医药的特色优势和多元价值发挥得还不够理想,原因之一是医保政策和价格政策引导机制有待完善,中医药发展动力还不足。

  “医保是激励约束医疗服务行为、引导医疗资源配置的重要杠杆。”马建中说,“但在调研中了解到,多数地方没有把中医优势病种纳入按病种付费范围,中医药报销存在不合理限制,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医保政策亟待建立完善”。他建议,在政策层面,探索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医保支付方式,适当提高中医药服务报销比例;在实施层面,制定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政策性文件,鼓励各地开展多层次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试点,为制定国家医保政策提供经验借鉴。

  “中药新药审评注册效率低,再加上化药、生物新药的强势竞争,致使中药企业对中药新药的开发积极性不高。”山东省工商联副主席林凡儒委员说,“现行工艺标准也严重滞后于科技进步,许多中药品种工艺是在20多年前审批的,近年来随着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涌现,老工艺标准已严重滞后于科技进步。”

  林凡儒建议,应改革完善中药注册、审评审批管理,在中药新药临床试验、上市申请注册、审评审批和知识产权保护上提供政策支持,激励中药创新药研发;实行中药生产工艺变更备案制,支持企业采用新技术、新设备优化生产工艺,促进中药制剂生产工艺变更更加科学、合理及中药制剂质量均一稳定。同时,建立反映中医药特点的中药评价技术体系,构建不唯成分论的综合质控标准,对符合中医辨证施治理论的新增适应症放宽审批要求。

  “现在常用的500余种中药材品种中,质量总体较好,少部分合格率仍然较低。”江西省科协主席史可委员表示,保障中药材质量及其稳定供给,是支撑中医药事业和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但当前中药资源管理仍然薄弱,存在无序采挖现象,加之未配套实施药材“优质优价”管理,导致药材质量不稳定。

  史可建议,应加强中药资源法规建设和保护监管执法力度,保障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同时,进一步强化优良品种选育、种植技术提升、生产过程技术规程执行以及农药化肥使用管理和监督;探索改革中药材生产计划管理模式,确保中药材的质量;同时进一步提升中药产品质量标准及其检验技术水平,提高药品市场监管能力。(记者 李昌禹)

[ 责编:武玥彤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地质灾害防治·北京在行动

  • 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活动在维园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四川乐山一小伙感觉身体不适独自乘出租车前往医院就诊,途中开启“超强自救”模式:联系妈妈告知情况、打110报警求助、打120告知医院准备急救。如果长期处于焦虑引起的躯体化障碍状态,患者会反复出现头痛、心慌、呼吸急促、胃肠紊乱、肢体疼痛、睡眠问题等。
2025-07-02 10:06
使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不少人或许都遇到过类似问题:它们有时会捏造细节,甚至“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当“喂给”大模型的训练数据包含虚假信息时,它就会产生“幻觉”、给出错误答案。
2025-07-02 10:05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所属的国产C909客机平稳降落在蒙古国乌兰巴托成吉思汗国际机场,标志着国航首条C909国际航线正式开通。早8时许,这架C909客机从呼和浩特起飞,经过1个多小时飞行抵达乌兰巴托。
2025-07-02 10:0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领域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国民经济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底盘”。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通过提升劳动者素质、优化劳动资料和创新利用劳动对象,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显著提高。
2025-07-02 10:01
团队基于卫星遥感数据构建了1988年至2021年青藏高原30米分辨率人工草地数据集,明确了青藏高原主要的人工草地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并揭示了青藏高原人工草地的迅速扩张及其驱动机制。
2025-07-02 09:59
屠光绍认为,金融机构在应用人工智能时必须在服务投资人与消费者之间寻求平衡,避免AI鸿沟,坚守金融服务大众的初心。鲍建敏倡导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开放共赢的人工智能金融生态体系,搭建跨机构、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平台。
2025-07-01 10:13
6月30日,2025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在英国伦敦拉开大幕,引发球迷关注。在草地球场,球的速度更快且弹跳不规则,比赛回合较短,发球就成为球员们的重要“武器”。红土球场并不是天然土壤,而是分层分布着碎砖粉、白色碎石灰石、碎石等。
2025-07-01 10:09
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按要求扫药品追溯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步,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主页,点击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或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对话页,点击医保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
2025-07-01 10:09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7月1日,该局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获取的地月影像图。(国家航天局供图)  月球全色图,由天问二号探测器的窄视场导航敏感器于2025年5月30日15时拍摄,经辐射校正处理后制作而成。
2025-07-01 10:08
龙芯中科近日正式发布基于国产自主指令集龙架构研发的服务器处理器龙芯3C6000系列芯片、工控领域及移动终端处理器龙芯2K3000/3B6000M芯片以及相关整机和解决方案。
2025-07-01 10:06
四大家鱼,即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占淡水鱼类养殖总量的“半壁江山”,尤以长江流域所产鱼品质最优。但人工养殖久了,鱼类品质逐渐下降,需要捕捞野生鱼种来更换,确保鱼类种质“基因库”稳定。
2025-06-30 04:50
FAST如今每天观测时长接近24小时,每年总观测时长超过5300小时,持续不断地为科学家提供宝贵的数据。
2025-06-30 09:52
华南农业大学积极探索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育种创新,“华航香银针”就是创新成果之一。
2025-06-30 09:51
在近日落下帷幕的第十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中,一位特殊的“考生”吸引了人们目光。
2025-06-30 09:51
6月29日,在海南文昌卫星超级工厂项目建设现场,各方正全力以赴加快工厂投产进程。
2025-06-30 09:51
作为一所工科见长的大学,近年来,山东科技大学涌现出一批热衷文化艺术的学生:材料学院研究生庄英赞受邀参加《声声入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届京剧票友大会》节目;
2025-06-30 04:50
今年“三夏”生产,该农场配备无人驾驶系统的收割机和拖拉机、气吸播种机、精准水肥轮灌系统、自动巡田无人机等智能化装备大显身手。
2025-06-27 10:25
6月24日,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2.5米大视场高分辨率太阳望远镜”(WeHoST)在四川稻城启动建设配套项目,预计2027年望远镜完成装调并投入试运行。
2025-06-27 10:24
古生物研究表明,包括早期犬齿兽在内的一些远古动物,脑袋为一个没有左右脑半球区分的整体,而现生哺乳动物和典型的进步颌兽类则有左右两个脑半球。
2025-06-27 10:18
6月26日21时29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二十号乘组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圆满完成既定任务。
2025-06-27 10:1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