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中医药研究的方向与趋势
首页> 新闻 > 正文

中医药研究的方向与趋势

来源:光明网2022-10-26 16:04

  毕齐 北京神经内科学会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有关中医药研究的讨论很多,有时争议也很大。就目前能够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可以初步看到中医药研究的方向与趋势的端倪。

  中医药研究的国际背景

  中国是中医药的发源地及鼻祖,经过几千年的不断实践与发展,中医药不仅已经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传统医学之一,也是世界医学领域内重要的学科类别。因此对于中医药的研究要具有全球的视野,建立起中医药属于全世界或全人类的概念,并且与现代医学加强交流和融合,应尽量避免闭门造车或孤芳自赏。

  中医药不仅在中国大陆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还在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等华人聚集区域继承发展。由中医药衍生的日本汉方医学、韩国的韩医等也在各自国家有其生存及发展空间。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中医药已经发展到了全世界各个角落,因此中医药的研究应该是属于国际层面的研究,因此制定研究方法和规则与就成为了首要解决的问题。

  既然从全球视角看待中医药的研究,使用国际通用语言和方法就至关重要。中国大陆有责任承担中医药研究规则制定者的工作,至少应该回答如何建立中医药评价的方向和框架问题。

  国内中医药循证医学研究现状

  自1999年以来,一些中医界人士开始将循证医学理念和方法引入中医药研究,2019年3月12日,中国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在北京揭牌成立,该中心成立的目的就是为中医药研究提供更多循证医学证据。

  前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在中国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成立大会上除了表达祝贺之余,谈到中医药在医疗上解决了很多临床问题。但总体而言缺乏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及循证证据,希望今后这方面多做努力,将中医药更多地介绍给国际医学界。

  北京中医药大学于2005年成立了循证医学中心,并于2008年成为国际临床流行病学网络(IECLEN)批准成立的临床流行病学培训机构(CEU)及国际Cochrane协作网补充替代医学领域中医药分中心。

  这些研究机构的成立,以及国内中医药学界对循证医学的认识日益提高,各类与中医药研究的指南、共识等纷纷出台。尽管在实际操作中还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但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学进行中医药研究得到了更多的认同和实践。

  2021年国家药监局批准了12个中药上市,不仅创新一年内上市中药数量之最,更为值得关注的是,这些上市中药均经过了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证实其临床应用有效性及安全性。

  在国家中药上市审核中要求提供国际通用方法证实中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必将会有力推动中药的循证医学研究进程。这些中药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RCT研究)结果不仅成为申请上市的有力佐证,而且还将构成这些中药今后形成指南或共识的有力支撑。

  中医药研究的方向与趋势

  中医与现代医学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体系,不能相互认同很正常。中医药发源于农耕文明的基础之上,与发生于工业文明的现代医学有明显不同。因此中医药缺乏与现代医学相对应基础或临床研究,最直接的问题就是中医药研究的文献数量缺乏和质量不高。

  目前很多中医药专业人员在做中医药指南或共识,但是无论是临床指南还是专家共识,都是属于文献研究。在研究文献相对缺乏的情况下,各种起到调节作用或过渡作用的“中西医结合”的指南或共识写作方法就顺势出台了,这也是经常引起争议的焦点所在。

  如果采用现代医学的循证医学方法进行中医药的研究,就应该遵守已有的循证医学方法学的规则。如果认为应该建立自己中医药的评价标准、准确的说是中国大陆中医药评价标准。需要考虑到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等使用中医药的地区、以及日本汉方医学和韩国的韩医能否认同以及有无全球推广的可能性。

  应用循证医学的方法进行临床研究和形成指南/共识,是现代医学的主流研究方法。究其根本就是通过随机对照(RCT)研究获得证据,从而指导临床实践。因而首当其冲需要鼓励或要求进行临床随机对照(RCT)研究,从而形成指导性意见,成为全球中医药使用依据和规则。

[ 责编:张梦凡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方向晨:做服务“国之大者”的工程师

  • 中国救援队伍完成缅甸地震救援任务抵京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一根细细的纱线,一头连着福建首个规模超万亿元的纺织鞋服产业;另一头牵动5位院士的心,带动多项高性能纺织面料技术取得突破,为国内一家锦纶龙头企业及上下游企业新增产值逾10亿元……
2025-04-10 10:13
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在赋能千行百业、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利用AI进行违法犯罪、AI数据权属争议等新问题也随之出现。透过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司法案例,看司法机关如何通过积极稳妥审理相关案件,运用法治方式厘清法律边界、做好规制监管、强化司法指引,护航人工智能向上向善。
2025-04-10 10:11
医生身处临床服务、保障人民健康第一线,能切实了解病患需要、诊疗现状、技术进展,也是最容易做创新、出成果的。
2025-04-10 10:07
近日,该所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首次实现对流动水体中高风险抗生素、农药残留等新发污染物的实时、在线、动态监测。
2025-04-10 03:55
免疫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部分。其中,小胶质细胞在中枢神经发育、免疫监视及退行性病变等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但自1919年被发现以来,小胶质细胞一直被认为仅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部。
2025-04-10 03:55
业内有这么一句话:“世界棉花看中国,中国棉花看新疆。 之所以发生如此巨变,离不开一批批农业技术人员的辛勤努力,其中有个闪亮的名字,人们不会忘记——“中国长绒棉之父”陈顺理。
2025-04-09 09:54
在现代化工中,90%以上的生产过程需要催化剂的参与。 团队研制了世界首套双光束原位透射红外光谱,在催化反应中发现了新机制。
2025-04-09 09:54
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席鹏教授团队联合河北大学高保祥教授课题组,成功研发出一种新型近红外荧光探针HBimmCue,实现了对线粒体内膜环境的高分辨率、高亮度动态观测。
2025-04-09 09:53
千松坝林场位于河北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成立20多年来,林场建设者们通过推广林草间作、林牧结合等多种模式,完成造林工程逾百万亩。2013年开始,千松坝林场在大滩镇小北沟村荒山上植树造林,生态环境的改善,带动了旅游、餐饮、民宿等发展。
2025-04-09 09:53
润滑材料在飞机的诸多部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如发动机、起落架、舱门、尾翼,以及液压系统等部位都离不开高性能润滑材料的支持。为我国一款重要飞行器研制高性能润滑剂是乔旦接到的第一个重要任务,而她也因此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2025-04-09 09:50
啃下硬骨头的不是蛮力,而是创新力,思维创新、技术创新是突破极限的关键驱动力 如今,在无垠大海,在广袤荒漠,能源装备今非昔比,能源技术突飞猛进,把能源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我们这一代人责无旁贷,更有底气。
2025-04-09 09:47
打开手机刷短视频、通勤路上听播客、睡觉前追微短剧……网络视听已如空气一般,渗透进人们生活的每一刻。加强对低俗、恶俗、违法内容的监管,严厉打击版权侵权行为,为创作者提供更加安全的创作环境。
2025-04-09 09:46
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需要发挥农业科技创新的关键支撑作用。推动跨学科、跨地区、产学研协同攻关,凝聚农业科技创新合力,关键在于加快建立协同化农业科技创新组织机制。
2025-04-09 09:44
清明时节,浙江杭州、福建武夷山等地的春茶采摘进入旺季。 在不断拓展下沉寄递服务网络的同时,快递企业还持续提升科技发展水平,加大对无人机、无人车等智能装备的应用,助力全社会物流成本的有效降低。
2025-04-08 10:03
俗话说:“绿肥种三年,瘦田变肥田。近日,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西南丘陵山区农机与电动装备创新团队成功研发出高效机器采收装备,解决了这一难题。
2025-04-08 10:03
当前意识研究主要聚焦于在大脑皮层中寻找意识体验的神经相关物,但对脑深部皮层下结构的研究较少(如丘脑)。
2025-04-08 10:01
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规划遵循世界农业强国建设规律,立足我国国情农情,对农业农村发展谋篇布局。
2025-04-08 09:57
活动中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为14.3/10万,婴儿死亡率下降至4.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至5.6‰。
2025-04-08 09:54
在养老服务领域,智能机器人能帮助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目前,一些企业研发的机器人不仅能够帮助老人取快递,还能把老人抱到轮椅上、搀扶老人走路等等,可大大减轻照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2025-04-07 10:03
长江作为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河流,孕育着超过4300种水生生物,形成了独特且复杂的生态系统。长江生态系统在国土空间生态格局中具有无可替代的战略价值。
2025-04-07 09:5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