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告别“囧途”,春节长假出行的健康攻略请查收
首页> 新闻 > 正文

告别“囧途”,春节长假出行的健康攻略请查收

来源:光明网2025-01-23 10:57

  春节长假临近,忙碌了一年的人们或要返乡或要旅游,让疲惫不堪的身心得到彻底地放松。但面临长时间的火车、飞机或者自驾旅程,难免遇到各种“意外状况”,如被打乱的作息、不规律的饮食、碎片化的睡眠,很可能引发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水肿、过敏、头晕头痛、关节肌肉疼痛等不适,甚至诱发疾病。在畅享“想走就走”的惬意旅途之中,如何避免“人在囧途”,保证自己健康安全地抵达目的地并度过新春佳节呢?今天我们就为大家整理了一份春节假期出行健康攻略。

  1.合理饮食

  合理的饮食是确保春节假期出行健康的基础也是关键,毕竟“民以食为天”,每个人从一出生就需要吃饭,日常饮食健康与否直接决定了人体的生老病死。在春节假期的旅途中,不可能像在家一样自己烹饪食物,只能吃自备食物、点外卖或在饭店就餐。无论采取何种就餐方式,在保证食物卫生的前提下建议还要做到“两多两少”。

  首先,“两多”是多蔬菜水果、多谷类和豆类。蔬菜水果对维持人体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非常重要,它们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及抗氧化成分,具有抑制氧化应激反应、清除体内自由基、抗炎、调节免疫系统功能等多种功效。谷类及豆类属于低碳水化合物,被人体吸收速度较慢,对胰岛素水平影响很小,有助于控制血糖及体重,在增加饱腹感的同时能减缓饥饿感的出现。

告别“囧途”,春节长假出行的健康攻略请查收

图片由AI生成

  大家多吃蔬菜水果和谷类豆类,既可以补充漫长旅途中消耗的能量,但又不至于对血糖、体重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还能尽可能多地清除身体代谢产生的废弃物,避免抵抗力下降。大家可以选择食用深色的蔬菜水果,如彩椒、紫甘蓝、番茄、樱桃、蓝莓等,深色蔬菜水果富含花青素,清除体内自由基能力更强,同时将谷物豆类均衡地分布于一日三餐中,提倡多进食几种谷类及豆类。

  其次,“两少”就是少吃红肉、少糖盐。不少人都有这样的感觉,长时间地坐车坐飞机特别容易累、容易饿。这个时候大块吃红烧肉、羊肉串、酱牛肉等,似乎能迅速缓解疲劳饥饿。但实际上猪肉、牛肉、羊肉等红肉主要含有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可以提高人体内炎症反应的强度,加重代谢负担,出现恶心、呕吐、腹胀、便秘等不适,也会对血脂、尿酸、肝肾功能产生不利的影响。我们建议,在春节旅途中大家可以适当吃一些鸡肉、鸭肉、鱼肉等白肉,它们富含omega-3,属于多烯不饱和脂肪酸,是一种天然的抗炎物质。

告别“囧途”,春节长假出行的健康攻略请查收

图片由AI生成 

  除此之外,春节旅途中大家要少糖盐。少糖盐主要指的是含糖饮料、果汁、糕点以及饼干、薯片等零食,因为高糖与高盐容易在体内造成恶性循环,增加对身体的伤害。如春节旅途中一旦过量进食高盐食物,会引发口干口渴,大家会不自主地多喝含糖饮料、果汁,大量的糖盐进入体内会导致头晕、头痛、水肿等不适,甚至加重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等基础疾病。

  2.适当穿着

  春节假期期间天气较为寒冷,户外温度低,但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内则气温较高。不少人在室外穿着棉衣、棉裤、羽绒服,但一进入交通工具内便迅速脱去厚衣服只穿单衣单裤,甚至短袖。这一凉一热的寒热温差极易造成发烧、咽痛、咳嗽、咳痰以及关节肌肉疼痛等不适。加之春运时期的汽车、火车、飞机多人满为患,即便装有空调和通风设备,由于空气闭塞或更新缓慢,呼吸道传染病菌依然隐藏在闭塞的空气中,免疫力差的乘客就有可能感染。因此,适当的穿着十分有必要,我们建议做好“三个不能冻”以及“一快一慢”。

告别“囧途”,春节长假出行的健康攻略请查收

图片由AI生成  

  首先,“三个不能冻”就是要做好重点部位的防寒保暖,即头颈、腰背、手足不能冻,这些部位都是人体阳气运行的主要区域。大家在户外活动时,可以戴上帽子,系条围巾;尤其是老年人,可以穿上马甲,或戴上护腰;也要戴上手套、穿上厚袜子和保暖鞋。

  其次,“一快一慢”指的是穿衣要快,脱衣要慢。大家在户外活动,还未登上交通工具开始旅途时,一定要按照上述“三个不能冻”原则快速地穿好保暖的衣物,避免感受风寒。一旦进入了车站、机场或登上了交通工具,虽然温度升高了,但脱衣要慢,待皮肤适应了环境的温度后再开始脱去衣物。若此时仍感到头颈、腰背、手足寒凉,可以不先脱去帽子、围巾、马甲、手套、护膝等,多“捂”一会儿。

  3.必要运动

  运动也是确保春节假期出行健康的关键,但出门在外,空间环境有限,对运动方式的选择及运动时长、强度造成一定的影响。在此我们建议此时的运动应遵循“简单易行低强度”的原则。如模仿“乌龟伸脖”的动作,前后伸缩脖子,再左右转动,可有效缓解疲乏,改善颈椎功能。也可以用搓热的双手捂在腰眼上,也有很好地振奋阳气的作用。此外,还可以站立踮起脚尖再放下,重复做至额头微微冒汗即可。如果有条件,在车站、机场上火车、飞机前的等待时间或汽车、火车中途到站停车时间,做一些简单的体操、简式太极拳等,也都是很好的运动方式。但一定要注意运动强度与时间,如果过度运动会增加人体的疲惫感,反而不利于确保旅行中的健康。

  作者: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风湿科副主任医师 韦尼

  策划:武玥彤

[ 责编:谢芸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俄罗斯国家杜马主席沃洛金

  •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新闻发布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随着AI(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AI应用已渗透社会生活各领域。深入分析AI“信口开河”成因,需从技术、数据和监管三个维度进行考量。(摘编自《工人日报》,原题为《防止AI“信口开河”,技术伦理建设刻不容缓》)
2025-08-26 10:27
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日前批准发布《动力锂电池运输安全及多式联运技术要求》国家标准,将于2026年2月1日起实施。动力锂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其安全高效运输是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关键。
2025-08-26 10:27
截至2025年8月22日,今年中国空间站空间应用系统已在轨实施58个科学与应用项目,实验次数2.6万余次,上行科学与应用任务800余公斤科学物资,下行空间科学实验样品27种,获取科学数据110TB。
2025-08-26 10:27
暑期,不少家庭选择前往户外戏水游玩。胡越凯介绍,大家常说的“食脑虫”属于“自由生活阿米巴原虫”,多生于潮湿的土壤和淡水中,包括福氏耐格里属阿米巴原虫、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原虫和棘阿米巴原虫。
2025-08-26 10:26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徐义刚院士团队的汪程远副研究员,携手香港大学等机构科研人员,通过对嫦娥六号月壤中玄武岩岩屑的系统研究,揭示了月球年轻火山活动的源区特征与热驱动机制。该研究不仅刷新了人们对月球热演化历史的认知,也为解释其他无大气、小型天体的火山活动机制提供了重要参考。
2025-08-26 10:26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联合美国南加州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等国际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定量评价了地震后河床沙这类粗颗粒沉积物通量及其长期变化,揭示了地震对河床沙的影响远比预期更大更久。
2025-08-25 10:08
23日,在南海中沙海域的“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上,6000米级深海无人遥控潜水器“海琴”号圆满完成首次深海试验,全面验证了整机系统的功能和主要性能指标。
2025-08-25 10:00
从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技术研究所承担的一体化闭式循环快堆核能系统项目一体式余热导出原理验证试验顺利完成。
2025-08-25 09:58
我国科学家对嫦娥六号月球样品开展了系统性研究,成功揭示了月球年轻火山活动的源区特征与热驱动机制。
2025-08-25 09:57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孔令让研究团队首次组装了小麦远缘杂交常用物种中间偃麦草和鹅观草染色体水平的高质量基因组序列。
2025-08-25 09:54
大多数地区在处暑节气时仍有高温天气出现。北方地区昼夜温差扩大,易出现“一场秋雨一场凉”。
2025-08-22 10:12
当罗斯海冰架上最后一抹极昼阳光悄然隐去,南极的冬季正式到来。冰原之上,完成微电网系统、氢能源系统、通信系统等建设任务后的秦岭站,如一艘灰色的方舟稳稳矗立。
2025-08-22 10:12
一部“电影”让我们一窥人类发育中一个鲜为人知的里程碑事件——新形成的胚胎附着在子宫内膜上的瞬间。
2025-08-22 10:11
嫦娥六号采样点所在的阿波罗盆地直径约540公里,位于月球南极-艾特肯盆地内部,是该区域最大的次级撞击构造。
2025-08-22 10:11
手术机器人被誉为机器人产业“皇冠上的明珠”,作为医生的“辅助工具”已完成了数百万次微创手术。
2025-08-22 10:10
为什么鼓励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具体如何操作?
2025-08-21 09:51
一项近日发表于《科学》的研究发现,在血液中循环的血小板会吸收肿瘤细胞释放的DNA片段,从而成为液体活检的重要DNA库。
2025-08-21 09:48
在地球的深海热泉、湿地,或者动物肠道和沉积物等环境中,生活着一群“无氧居民”——厌氧微生物。
2025-08-21 09:46
上半年,我国煤炭产量稳定增长,煤炭进口同比下降,煤炭供给比较充足。
2025-08-21 09:42
当前仍有很多因素制约着新能源汽车维修服务技能人才培养,导致了技能人才短缺问题。
2025-08-21 09:4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