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0月17日—19日,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以下简称“世界中联”)临床研究数据监查与决策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暨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三十年学术大会召开。
大会以“AI驱动中成药全生命周期DMC决策”为核心主题,汇聚150余位国内外权威专家学者,共话中医药临床研究数据监查、疗效评价的创新方向与实践路径。
中国中医科学院党委副书记杨龙会致辞
会上中国中医科学院党委副书记杨龙会在致辞中表示,适逢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三十年重要节点,本届年会聚焦AI驱动中成药全生命周期DMC决策主题,旨在推动中医药与现代科学深度融合。
世界中联临床研究数据监查与决策专业委员会荣誉会长申春悌在致辞中表示,面对国家启动中药注射剂再评价工作的历史性机遇,专委会将凭借其“研究-评价-决策”三位一体的实战型团队优势,为行业提供关键的智库支持。
此次大会还正式成立了两个关键的研究团队:中药安慰剂专业DMC研究团队”与“大健康专业DMC研究团队”。其中,“中药安慰剂专业DMC研究团队”由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高蕊首席研究员担任负责人。“大健康专业DMC研究团队”由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连凤梅主任医师担任负责人。两个团队的成立,旨在系统构建中医药临床研究中的数据监查与决策方法学体系,推动中药安慰剂评价与大健康产品临床研究的标准化、科学化进程。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王忠研究员作报告
在报告环节,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王忠研究员系统介绍了中医药临床研究数据监查委员会(CMDMC)的职责规范与发展历程,通过典型案例展示了其在试验质量与安全管理中的关键作用,并指出未来需着力应对人才培养、AI融合与企业共识等挑战。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詹思延教授阐述了AI与大数据技术如何赋能临床研究全流程,通过实例印证了其在提升效率与挖掘机制方面的潜力,同时指出未来发展需解决可解释性与数据隐私等关键问题,最终推动循证医学向智慧化阶段迈进。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詹思延教授作报告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余勇夫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张力教授、江苏省中医院邹冲主任医师、成都中医药大学吴纯洁教授、杭州环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李春启高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于亚南副研究员、步长制药王勇总经理、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钟成梁教授分别就“临床研究的开展及DMC数据监查与决策”“新药研发全生命周期的DMC考虑及国际发展趋势”“监管科学决策视角下DMC发展”“中药安慰剂制备及评价”“人体研究在营养保健食品创新中的应用”“虚拟临床试验助力创新药物研发新范式”“从丹红注射液看中药注射剂临床试验数据监查与决策”“从血府逐瘀胶囊看证候类中药的临床试验数据监查与决策”作了精彩的报告。
主题报告后,由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钟成梁教授进行会议总结并主持会旗交接仪式。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人工智能在数据采集、治理、分析和决策支持等方面潜力显著,有助于提升临床试验的效率与质量。例如,AI能够协助实现多源异构数据的整合与标准化,通过智能识别与预测填补数据缺失,并依托大语言模型与知识图谱优化试验方案设计与安全性监测流程。然而,专家们也强调,AI目前仍应定位于辅助工具,无法替代研究者的临床洞察与创新设计能力。在推动AI落地过程中,必须紧密结合临床实际,促进人机协同,并在监管认可、数据质量及模型可解释性等方面持续探索与完善。(记者张梦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