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抗击新冠病毒,中医药发挥独特优势和作用
首页> 产业 > 正文

抗击新冠病毒,中医药发挥独特优势和作用

来源:光明网2022-09-05 14:35

  中医药对抗疫病自古已有,面对不断变异的病毒引发的疫情,中医药抗疫有何秘诀?在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抗疫的过程中,中医药是如何发挥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的?

抗击新冠病毒,中医药发挥独特优势和作用

  一篇广州医科大学原校长、广州市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治专家组组长王新华在《中国中医药报》发表的学术文章《防治瘟疫应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以连花清瘟为例解读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的作用机制》,以连花清瘟组方为例进一步证明,面对各种变异甚至重组的新冠病毒,中医的整体观和思维方式有着特殊的优势。

  强调整体观,以“不变”应万变

  为何病毒不断变异,中医药却总能找到应对之道?原因就在于,中医不仅关注引起疫病的病因,还关注当病毒侵袭人体时,人体的内环境及功能所发生的全部变化,这为治疗疫病开启了新的思路。

  西医认为,新冠肺炎是新冠病毒引起的,那就消灭病毒,这是一种非常简单直接的思路,也是治病最基本的原理,可是,到目前为止,新冠病毒不断变异,我们依然还没有找到一种最有效、最快速的消灭该病毒的药物或方法,所以至今为止,治疗新冠肺炎还没有特效药。

  中医学“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辨证论治的理论就派上用场了!中医在积累了几千年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它关注的不仅仅是疾病本身,更关注患病的人,认识疾病发生的原因、病机、病变部位以及发病过程的转变等等,从整体、全局的观念去看待疾病本身。就如张伯礼院士所打的比方,一间屋子里堆了一些垃圾,生出了很多虫子,西医的办法是研究杀虫剂,消灭虫子。中医则采用清除垃圾,改善环境的思路,屋里干净了也就没有虫子了,这就是中医“审病求因,治病求本”的理念,无论什么病毒,根据证候来分析核心病机,就能以“不变”应万变,对每个患者辨证论治。

  大疫出良方,“通治方”自古有之

  此前,张伯礼院士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新冠疫情在中医看来仍属于瘟疫的一种。

  瘟疫,是中医对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流行的急性传染病的统称。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称之为“五疫”。尽管表述不尽相同,但历代医家一致认为,这一类疾病具有传染性强、发病急、传变快、病状表现相似、危重死亡多发的致病特点。并且同一种瘟疫的致病特点、病程演变及临床表现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常呈现出群体性发病,也就是《黄帝内经》所说的“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

  在中医发展的历程中,一直坚持“辨病论治”结合“辨证论治”来防治瘟疫。王新华在上述文章中称,中医诊疗始于“辨病”,《黄帝内经》确立了中医辨证体系,也是中医学“辨病论治”理论之起源。“辨病论治”是指在病因、病理、病位都很明确的前提下,针对“病”的共性规律采用专病专方治疗,并与“辨证论治”相互补充。

  此次新冠肺炎发病急骤、波及面广、传变迅速、致病深重,这与一般病邪导致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很大的差异。面对短时间内出现的大量病员,要想靠有限的医疗资源逐一诊察,实现对每个患者的个体化“辨证论治”显然是不现实的。在王新华看来,在这样的环境下,“通治方”也就成为实现“辨病论治”的基本途径,根据关键病因病机进行组方,也没有违背辨证论治原则,这样既避免了防治重点的偏移,又能有效截断病势、防止传变、保护易感人群,还能短时间内迅速覆盖大量人群。

  王新华在文中也详细介绍了历代用“通治方”抗疫的成功范例。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创制普济消毒饮治疗大头瘟,世人皆称为“仙方”;同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创制“人中黄丸”治疗瘟疫;明代瘟疫大家吴又可创制达原饮等奇方;近现代中医学家恽铁樵用麻杏石甘汤治疗猩红热,郭可明用白虎汤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还有中医药治疗非典、流感等都有使用“通治方”抗疫的成功范例。由此证明,凡遇大疫,必先定态定性;疫性确定,必具通治方。

  连花清瘟组方凸显“攻守兼备”优势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传染病的专著《瘟疫论》在已有医学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对瘟疫的发展以及转归均有非常深刻指导意义。

  《瘟疫论》不仅首先认识到瘟疫是由“戾气”所致,还最早阐明了早逐客邪、急证急攻、先证用药、截断病势、里通表和、疫后养阴的原则。其中最突出的体现就是作者吴又可治瘟疫善用大黄,强调使用“下法”,不必拘于结粪燥屎,通大便实为开门祛贼之法,是一种手段,祛邪才是目的。

  对于新冠肺炎而言,虽然致病毒株多有变异,一些感染者也有嗅觉或味觉消失等特殊症状,但主要症状表现基本相似。新冠肺炎患者多表现出发热、乏力、周身酸痛、咳嗽、咯痰的呼吸道症状,并可伴有呕吐、恶心不食、大便不畅、纳差腹胀等消化道症状,既有表证又有里证,符合《瘟疫论》中疫邪多表里分传的特点。

  对于新冠肺炎高热、气短、喘息等症状,适宜用麻杏石甘汤、银翘散以辛凉宣泄、清肺平喘,使疫毒从卫分、气分而解。若疫毒传里,出现高热、咳嗽气喘、咳痰、腹胀便秘等入里化热、肺气壅滞、腑气不通之象,则适宜使用大黄泄热攻下,使邪气随大便而出,实现通腑泻肺、清肠安肺的目的。

  王新华指出,疫情防控期间临床应用的“三药三方”之一的连花清瘟组方正是以麻杏石甘汤、银翘散为基础方加减而成,加用大黄可谓得《瘟疫论》先证用药截断病势之真意。其组方中的藿香,芳香化湿护脾胃,既可减轻苦寒药所致胃部不适,也正适用于新冠肺炎病症中所表现出的湿证。而银翘散还有辛凉救阴之功效。方中的红景天益气活血通脉,能“治大热、身烦热、邪恶气”,清解化瘀,现代研究证实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和耐缺氧能力,保护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抑制肺纤维化,恰恰适用于新冠肺炎患者胸闷气短、肺组织损伤等病理变化。对于苦寒药多伤脾胃的顾虑,吴又可也早有论述,服药后可饮用姜汤或热稀粥以调理胃气。而苦寒药物有助于迅速排出邪热瘟毒,不可不用。现代研究也表明金银花、连翘、大黄、板蓝根等清热解毒攻下药物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

  现代医学验证组方有效性

  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也都证实了连花清瘟组方对新冠肺炎的有效性。发表于Pharmacological Research(《药理学研究》)的基础研究文章《连花清瘟对新冠病毒具有抗病毒、抗炎作用》证实,连花清瘟能抑制新冠病毒在细胞中的复制,减少细胞内的病毒颗粒,减轻细胞损伤。而且多个网络药理学研究显示,连花清瘟治疗新冠肺炎有广泛的物质基础和多靶起效的作用优势。发表于Phytomedicine(《植物医学》)的临床研究文章《中药连花清瘟胶囊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证实,连花清瘟能够提高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发热、乏力、咳嗽症状消失率,缩短症状持续时间,提高肺部CT好转比例和临床治愈率,降低转重症比例。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正是中医药发展的根基和生命力所在。对于不断变化的新冠肺炎,只要抓住其核心病机、证候演变规律进行辨证论治,就能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对战胜新冠肺炎疫情具有重要意义。(李研)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今年前6个月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运量同比增长76.9%

  • 贵州榕江:送别抗洪抢险救援队伍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2日在北京开幕。除收录标准的优势外,东壁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还根据中国科技界与教育界的习惯,对所收录期刊进行了学科分类。
2025-07-04 09:55
超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人造材料,而具有热辐射性能的超材料可以把多余的热量“打包”传递到外界,热辐射超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零能耗辐射冷却、建筑节能降温、航天热控等诸多重要领域。
2025-07-04 09:53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骆清铭团队成功绘制出了小鼠三维脑区和立体定位图谱
2025-07-04 09:52
7月4日,神秘的水星将迎来东大距,这是今年第二次水星东大距,观测条件依然不错。
2025-07-04 09:51
科学是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2025-07-04 09:50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成本低、效率高、易加工等优势备受关注,可应用于光伏发电、车载光伏、光伏建筑等领域。
2025-07-03 09:59
目前,对于10厘米以上大型空间碎片,航天器通常采用主动规避的策略,通过轨道调整,避开可能的碰撞路径。
2025-07-03 09:58
6月26日,中国民航局官网发布公告,提到为切实保障航空运行安全,自2025年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2025-07-03 09:56
药膳制作师既要懂烹饪,是餐厅的大厨,又要懂中医药理论知识,特别是能够作为食药物质的中药材。
2025-07-03 09:55
运动有助于健康和抗衰老。但究竟是什么让运动有这种奇效呢?我国研究团队历时6年,首次系统解析了人体对急性单次运动与长期规律运动的分子-细胞动态响应谱,揭示肾脏是运动效应的关键应答器官——其内源代谢物甜菜碱作为衰老延缓的核心分子信使,通过靶向抑制天然免疫枢纽激酶TBK1,协同阻遏炎症并缓解多器官衰老进程。
2025-07-03 05:20
近日,四川乐山一小伙感觉身体不适独自乘出租车前往医院就诊,途中开启“超强自救”模式:联系妈妈告知情况、打110报警求助、打120告知医院准备急救。如果长期处于焦虑引起的躯体化障碍状态,患者会反复出现头痛、心慌、呼吸急促、胃肠紊乱、肢体疼痛、睡眠问题等。
2025-07-02 10:06
使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不少人或许都遇到过类似问题:它们有时会捏造细节,甚至“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当“喂给”大模型的训练数据包含虚假信息时,它就会产生“幻觉”、给出错误答案。
2025-07-02 10:05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所属的国产C909客机平稳降落在蒙古国乌兰巴托成吉思汗国际机场,标志着国航首条C909国际航线正式开通。早8时许,这架C909客机从呼和浩特起飞,经过1个多小时飞行抵达乌兰巴托。
2025-07-02 10:0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领域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国民经济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底盘”。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通过提升劳动者素质、优化劳动资料和创新利用劳动对象,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显著提高。
2025-07-02 10:01
团队基于卫星遥感数据构建了1988年至2021年青藏高原30米分辨率人工草地数据集,明确了青藏高原主要的人工草地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并揭示了青藏高原人工草地的迅速扩张及其驱动机制。
2025-07-02 09:59
屠光绍认为,金融机构在应用人工智能时必须在服务投资人与消费者之间寻求平衡,避免AI鸿沟,坚守金融服务大众的初心。鲍建敏倡导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开放共赢的人工智能金融生态体系,搭建跨机构、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平台。
2025-07-01 10:13
6月30日,2025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在英国伦敦拉开大幕,引发球迷关注。在草地球场,球的速度更快且弹跳不规则,比赛回合较短,发球就成为球员们的重要“武器”。红土球场并不是天然土壤,而是分层分布着碎砖粉、白色碎石灰石、碎石等。
2025-07-01 10:09
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按要求扫药品追溯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步,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主页,点击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或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对话页,点击医保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
2025-07-01 10:09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7月1日,该局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获取的地月影像图。(国家航天局供图)  月球全色图,由天问二号探测器的窄视场导航敏感器于2025年5月30日15时拍摄,经辐射校正处理后制作而成。
2025-07-01 10:08
龙芯中科近日正式发布基于国产自主指令集龙架构研发的服务器处理器龙芯3C6000系列芯片、工控领域及移动终端处理器龙芯2K3000/3B6000M芯片以及相关整机和解决方案。
2025-07-01 10:0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