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吴以岭:气络学说精气神理论指导抗衰老研究增强生命动力
首页> 产业 > 正文

吴以岭:气络学说精气神理论指导抗衰老研究增强生命动力

来源:光明网2024-02-23 17:21

  近日,由河北以岭医院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医药现代化”重点专项“气络学说精气神理论指导中药抗衰老评价技术与整合机制研究”正式启动。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是当前我国最高级别的研发项目,“中医药现代化”重点专项是目前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领域唯一的专项。“气络学说精气神理论指导中药抗衰老评价技术与整合机制研究”项目,集合了吴以岭、张伯礼、程京、高天明、田金洲等5个院士团队,该项目以气络学说精气神理论为指导,揭示“肾精虚衰、元气亏虚、形神耗损”核心病机生物学基础,阐明补肾填精类方药干预衰老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探讨衰老机制组织器官差异化特征,开辟抗衰老防治老年病有效新途径。

  重新认识衰老:一种可以治疗的疾病

  衰老是人类难以避免的自然过程,如何延缓衰老,如何活过一百岁,是一个从古至今长盛不衰的话题。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接受专访,系统解答“人类如何抗衰老”。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帝王将相无一例外。秦始皇时期派遣徐福被出海采仙药,古今中外追求长生不老者前仆后继。抗衰老是一个绵延数千年的古老议题,也是21世纪世界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

  人人都怕老,在吴以岭院士看来,衰老涉及每一个人,人们都想健康的长寿、有尊严的长寿。长生不老并不现实,更重要的是老而不衰、寿而无疾。抗衰老研究主要针对两个问题,一是延缓衰老的进程,减少各种机能减退的速度。二是防治因衰老引起的各种老年性疾病。“现已确定近100种疾病,比如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恶性肿瘤、老年痴呆等,都与年龄增长有关。然而,现在医学研究还很少从老龄化、衰老的角度展开,如果在这一点上有所突破,对衰老防治和衰老所引发的系列影响人们健康和寿命的疾病,会有新的治疗策略。”

  吴以岭院士强调,“过去研究认为,衰老是自然发生,没办法干预,也不去干预。现在,世界上关于衰老的概念已改变。2018年公布的《国际疾病法典》中提到:衰老是一种可以治疗的疾病,这是对衰老从根本上的一个新认识。这就使我们对衰老进行重新研究和思考,并探索如何延缓衰老。”

  重新认识长寿:健康地享受自然寿命

  人类的自然寿命可以延长到多少岁?吴以岭院士认为,自然寿命是古人所说的“天年”,“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的寿命可到120岁。在这一点上,中西医的研究是一样的,即人类自然寿命可达120岁。”

  目前,中国人均预期寿命是78.2岁,而世界上人均预期寿命最长的是日本84岁。“日本人均预期寿命距离最高自然寿命还有30多岁,中国还有40多岁。这是抗衰老要解决的问题——要让人们尽量地能够健康地享受自然寿命,古人的理想就是‘尽享天年,度百岁乃去’”。

  为何人类很难做到长寿?吴以岭院士认为,这是因为以往人们对衰老的机制以及衰老所引发疾病的防治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衰老是一个整体衰老和系统衰老同步发生的过程。“从表面上看,会带来皮肤苍老、头发变白脱落,内在则是各种功能减退、各个系统发生病变,比如骨骼运动系统病变,心脑血管病变,糖尿病、肿瘤、免疫衰老,各类重大疾病都开始发生,这使人们不能够享受120岁的自然寿命。”

  定义衰老年龄:人的衰老从第一个鱼尾纹出现就开始

  衰老,不是中老年人的专属;抗衰老,也不是女性所认为的护肤冻龄。

  《新青年抗衰老调查报告》指出,59.2%的人在20岁~30岁就对衰老产生焦虑。吴以岭院士证实,人的衰老从20岁、30岁就开始。“按照中医的说法,女性从35岁第一根白头发出现,第一个鱼尾纹出现,都意味着衰老的开始。你看不到内脏变化,但透过皮肤与毛发可以反映出衰老的过程。”

  女性天生爱美,重视皮肤的衰老,吴以岭院士表示理解。“但美容护肤品,改变的只是表面皮肤。从30岁以后,每年肌肉减少1/10,出现鱼尾纹、脸部下垂是面部肌肉松弛的缘故。光做皮肤美容不行,应内外兼治。”

  吴以岭院士指出,衰老一个主要原因是性激素的减少,会带来全身系列变化。“女性更年期以前,心脑血管病发病率比男性要低得多。但闭经以后,心脑血管病发病率突然升高10倍以上。40岁以后,从更年期到闭经,女性体内性激素水平急剧减少,体内环境剧烈变化,是许多重大疾病的窗口期。男性一般在50岁左右,一些重大疾病就会发生,比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疾病,而50岁以后进入发病高峰期。”

  随着现代社会节奏加快,工作家庭压力叠加,吴以岭院士指出,原先普遍认为50岁以后才会高发的疾病,现在发病时间已有所前移。古人提出“早衰”概念,早衰的特点是多病短寿。“有人30多岁得了心血管疾病、肿瘤,甚至脑梗,事业上升期的年轻人突然重病死亡,就是所谓多病短寿。”

  中医抗衰老研究:气络学说精气神理论

  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和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中医药在抗衰老领域有哪些理论支撑?

  吴以岭院士认为,可以用老百姓所熟悉的“精气神”来解答中医抗衰老理论核心。“看一个人是否衰老,精气神是最直观反映。什么是精气神?老百姓讲这个人很精神!精气神理论是抗衰老的一个核心理论,三四十岁工作压力大,回到家很劳累,感觉精力不足。其他人看到就觉得,这人不精神。”

  一个人“精气神好”,看似一句俗话,却道出了中医对生命本质的揭示,这也恰是中医抗衰老理论的核心。“精”是生命的产生。吴以岭院士进一步解释道,“两精相搏谓之神,父母之间的结合,受精卵的形成就是生命的开始。2000年以前中医就认识到了‘精’,提出‘精藏于肾’,肾精的虚衰,影响到人的生、长、壮、老、已(死亡)全过程。”“气”是信息与能量,也是人体的调控机制,中医认为具有温煦充养、防御卫护等机制。狭义的“神”是指人脑的功能,广义的“神”,则是指生命的外在表现。“肾精亏虚是衰老发生的根本,元气亏虚是衰老发生的关键,形神虚损是衰老的表现。我们把‘精气神’理论确定为抗衰老研究的理论指导,然后从这个理论基础上提出了精是生命起源,气是生命动力,神是生命体现。”

  吴以岭院士强调,“运用中医抗衰老,并提倡生活方式的改变。同时预防因自身精气神不足、肾精亏虚、元气亏虚而导致生命过早的衰老。这里面还包括全身衰老、系统衰老、疾病防治等,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

  当下,吴以岭院士带领专家团队在气络学说精气神理论的指导下,传承创新研发了相关抗衰老药物——八子补肾胶囊,降低甲基化年龄。甲基化年龄,是世界上被用来预测生理年龄,评价器官系统的衰老和疾病的一种公认的方法。“甲基化年龄是指人的生理年龄,和你的生物学年龄是分开的。一个30岁的人看起来像20多岁,生理年龄很年轻,一个80岁的人看上去像60岁,那他的寿命必然会长。甲基化年龄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吴以岭院士表示,目前实验研究发现应用抗衰老药物八子补肾胶囊以后,实验动物甲基化年龄对应人类生理年龄可从50岁年轻到35岁,减缓了衰老的进程。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专家论证一致认为:“首次构建了基于气络学说的精气神理论,形成抗衰老研究的新思路;研制了专利中药八子补肾胶囊,具有补肾填精、燮理阴阳、温扶元气、充养形神的抗衰老功效,有望成为中医药抗衰老的代表中成药。这些研究将传统中医理论创新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在中医药抗衰老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产生了重要的原创性成果,为未来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延缓衰老常识:记住生活方式“十六字”

  普通人如何快速入门做好衰老管理?吴以岭院士建议,从发现第一根白头发出现开始,就要学会预防衰老,学会放松压力,注意饮食和健康起居,要做到《黄帝内经》中提及的“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形与神俱”这十六个字。吴以岭院士表示,“如果我们能够深入理解这16个字和‘精气神’的相关理论,而且按照这些健康长寿的生命规律适当地调理,我想健康百岁不是梦。”(刘杨)

注:此文属于光明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主持中俄蒙元首第七次会晤

  • 习近平会见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点击羽绒服胸前的按钮,2秒即可速热,实现四档温度调节……1日,在哈尔滨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现场,一款造型时尚的智能温控羽绒服吸引不少观展者驻足围观。
2025-09-02 10:23
当地时间9月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最新报告显示,今年的全球创新指数(GII)集群研究将风险资本交易活动作为一项新指标。全球创新指数集群排行榜于2017年创设,通过三项核心指标,识别世界级创新活动在当地的集中程度。
2025-09-02 10:21
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昨起实施。为保障新国标在本市顺利推行,近日,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在京销售电动自行车生产经营企业约谈指导会。为保障新国标平稳落地实施,本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强化监督抽检,保障本市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安全。
2025-09-02 10:18
会空翻、格斗,能叠衣、调饮,善聊天、“思考”……前不久举行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各类机器人本领“进化”、各显神通,展现了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如今,从旅游出行的智能助手,到工厂培训的“最强大脑”,再到装备升级的有力支撑,人工智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25-09-02 10:15
零碳园区的建设,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节能降碳,光靠“外套保温”不够,在园区地上、地下,还有“血液循环”系统来“保持恒温”。
2025-09-02 10:15
在这条新的赛道上,中国青年正在奋力奔跑。
2025-09-02 09:59
记者近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围绕《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相关部门将制定出台一系列配套文件。具体来看,一方面将围绕《意见》提出的6大行动若干重点行业领域,分别制定“人工智能+”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各行业目标任务、重点方向和工作举措。
2025-09-01 09:56
8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大力发展智能农机、农业无人机、农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提高农业生产和加工工具的智能感知、决策、控制、作业等能力,强化农机农具平台化、智能化管理。
2025-09-01 09:55
生产车间里,抽气泵凹槽上蒸汽弥漫,极细的金属导体经过氯化液处理,三次涂漆后,再附上绝缘漆膜,最终制成直径仅0.012毫米的成品电磁线。 银西产业园甘肃康视达隐形眼镜有限公司的厂房内,智能化生产线高效运转,无人搬运车有序穿梭,整个流程高度自动化。
2025-09-01 09:53
江南大学是一所以轻工特色见长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发酵工程学科凭借深厚的学科积淀和前瞻性布局,成功跻身国家“A+”学科行列。学校与发酵行业龙头企业共建16个联合研究中心,聘请16名教授级高工和国家级科创人才担任工程技术导师,推动研究生深入产业一线。
2025-09-01 09:52
在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山东赛区比赛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参赛队共荣获10项金奖、1项银奖。 山东省特种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是山东省焊接领域唯一的重点实验室,突出在特种环境、特种材料以及特种结构方面的焊接技术及装备制造研究。
2025-09-01 09:51
当前,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AI)正从“辅助工具”跃升为驱动社会变革的核心引擎。
2025-08-29 09:40
中国科幻完成了从文学、影视到互动娱乐的全产业链突破,步入业态融合与创新驱动的关键阶段。科幻阅读作为科幻产业链上游的基础产业,需率先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
2025-08-29 09:38
作为太阳系中目前已知唯一拥有生命的天体,地球宜居性的形成与演化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核心议题。
2025-08-29 09:35
国家气候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28日,华北雨季已持续55天,较常年雨季长度(30天)明显偏长。截至8月25日,华北雨季监测区累计雨量较雨季常年值偏多131%。
2025-08-29 09:18
8月29日是七夕节,在古代神话中,牛郎和织女因为被天上的银河隔开,只有在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才能通过鹊桥相会。那么,银河到底有多宽?
2025-08-29 09:17
浙江大学物理学院王浩华团队、杭州国际科创中心郭秋江超导量子计算团队联合清华大学邓东灵团队,在百比特超导量子芯片上观测到,“预热化”机制能有效抵御热激发扰动,使有限温度下的拓扑边缘态展现出了足够的稳定性,为保护脆弱的量子信息提供了新可能。
2025-08-28 09:47
6G时代,无论在城市楼群还是偏远山区,都需要数据的高速传输和快速接入,但基于纯电子技术的传统无线设备带宽受限、频段单一,难以动态调度频谱资源。
2025-08-28 09:47
8月26日,《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发布。为何要出台这份文件?这份文件重点说了些什么?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参与文件起草的专家。
2025-08-28 09:45
从“人工智能+”发展进展来看,朱克力认为,在政策层面,形成了举国体制,算力基础设施、数据供给、人才体系等基础支撑全面强化。
2025-08-28 09:37
加载更多